《南宋太学石经》是杭州孔庙碑林的镇馆瑰宝,为宋高宗赵构和皇后吴氏手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的“四书”和“五经”,相当于当时的官方标准教材。它是我国唯一留存至今的皇帝御书太学石经,在碑刻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展示宋代碑刻艺术,弘扬宋韵文化,特推出《南宋帝后写的教科书——南宋太学石经》系列,让我们一睹瑰宝风采。
石经是我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佛教、道教和儒家经典,主要分为佛道石经和依据官定儒家经典刻成的太学石经两大类。
太学石经刊刻始于东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蔡邕在熹平四年(175)奏请订正六经文字,亲手写经于碑,由工匠镌刻,石经于光和六年(183)刻成,立于太学讲堂的东侧,后称之为熹平石经。
蔡邕
其后我国历史上还有六次大规模的刊刻太学石经,分别是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七朝石经的刊刻对于规范经籍版本和文字,促进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宋太学石经因最初刻立于南宋太学内而得名,为宋高宗和皇后吴氏手书,内容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始刻于绍兴十三年(1143),因称“绍兴石经”。淳熙四年(1177)宋孝宗建“光尧石经之阁”存放石经,故又称“光尧石经”。
宋高宗赵构
皇后吴氏
南宋灭亡后,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在南宋大内建造镇南塔,企图将石经搬去垫为塔基,以镇压南宋人士。有赖杭州府推官申屠致远据理力争,才幸免全毁,然而已散失大半。后来,南宋太学被改为西湖书院,“光尧石经之阁”遭废弃,石经因多次变乱和迁徙,又损失一部分。
明朝洪武年间,南宋石经被移至西湖书院,但仍未受到重视。明初,西湖书院改为仁和县学,后仁和县学搬迁,石经亦再度遭流散之灾,“岁深零落,卧草莽间,龟趺螭首,十缺其半”。
《孟子》局部
明宣德元年(1426),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吴讷嘱杭州知府卢玉润收集修补南宋石经。卢玉润经过一番搜集,收得南宋石经碑石百余片,放置在仁和县学旁孔庙大成殿后及两庑。吴讷又作《石经歌》刻碑以示后人。
《石经歌》局部
明正德十三年(1518),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宋廷佐将石经移至杭州府学,同时搬迁的尚有宋高宗题李公麟画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刻石。
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刻石
崇祯末,始将石经嵌于壁间。其后,南宋石经历明清民国至今,数量几无变动。1953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石经,共得85石,经过整理,存于劳动路杭州孔庙碑林内。
南宋太学石经现存85石,分别是《周易》2石,《尚书》7石,《毛诗》10石,《春秋左传》48石,《论语》7石,《孟子》10石,《中庸》1石。
碑石石材质地细腻,色泽偏白,堪称优良。各经碑石尺寸略有不同,宽在0.98米至1.22米之间,高约1.6米左右,厚约0.25米左右。碑石由于年代久远,且多遭变故,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有27石,经过拼补的有58石。从石刻文字看,字迹尚清楚地有30石,字迹严重破损、漫灭的有30余石,其余皆有剥蚀漫漶,只是程度略轻。
大规模刊刻太学石经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炫耀文治的一种手段,客观上有规范汉字字体、字形的功能,常被用以勘正经籍。南宋石经当时立石太学并将石刻墨书颁赐各州学,起到的是标准教科书的作用,对于宋明理学后续发展也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