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模文化是宋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宋代民俗文化载体之一的陶模,是宋代民俗信仰、风俗人情的见证,也是宋人用来启迪儿童看物识事、认知社会并兼有进行德范教化、文化传播的图示版功能的‘百科全书’。
——摘自《宋代陶模》,魏跃进著
在宋代发展至顶峰的陶模,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流传到现代。在浩浩汤汤的千年岁月里,陶模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都值得现代人传承、发扬和创新。
佛教东渐后,在中土流行,到唐代已达极盛。佛教中的善业佛,也称善业泥,是用胶泥借模范压印而成的小型佛像。唐代平民百姓无需花费许多财力就可以获得来世福田,所以广造善业佛。因此,陶模发展至唐代有了信仰功能,并开始向世俗化的娱神和游戏化转变,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宋人的精神与文化生活。
原来就带有“乞巧”游戏色彩的“磨喝乐”崇拜风俗,受宋代社会“娱乐”、“享受”思潮的影响,在仍保留“磨喝乐”部分崇拜功能的同时,其信仰功能更容易向娱神和游戏化转变。——“磨喝乐”又是什么呢?可以说是是宋朝的“芭比娃娃”,其名字来自梵文,为音译。历经多代,在多种文化的冲击和不断改进中,到宋代已完全演变成为陶模玩具,尤其是宋代的文化特点,将陶模发展至鼎盛。这种生动感人的造型和手脑并用的游戏形式甚得儿童喜爱,它们既符合七夕“乞巧”、“乞聪明”的民间风俗,又与宋代重视蒙养的社会现实相一致。
陶模源于生活,一方小小的陶模,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它反映了每个时期的社会意识、人文观念、民俗风尚和审美取向;浸润了世人美好期盼,它不断累积创新,将更多的社会观念、民俗事象再现于陶模造型之中,使其更具有生命力。
一捧黄土,气象万千;方寸之间、历史尽显。为进一步传承宋韵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宋代陶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方寸华美”——宋韵陶模展正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进行展出,一起来寻找宋韵文化的趣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