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丨宋代钱币的书法美学
宋韵迹忆     

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刻印、书匾还相对容易,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而宋代钱币恰恰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宋朝将钱币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御书钱

『御书钱,指皇帝亲笔书写钱文的钱币。』

宋 淳化元宝 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藏

御书钱是宋代独特的文化现象,而开创这一先河的正是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太宗喜好书法,更喜好草书。他的《登黄鹤楼》草书、《法官怀旧》、《寄张祜》二帖,草帖《宫城》等书法作品,值得书画爱好者鉴赏。

“淳化元宝”不仅是我国钱币史上第一枚“御书钱”,也是第一枚“对文钱”。“对文钱”,指同一年号钱中,钢制、大小、肉厚、重量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钱文字体不同的钱币。

太宗钱文,真书写的厚重健实、圆浑流畅;行书笔力劲挺、气韵流畅;草书则酣畅淋漓、挥洒自如,为后世所称道。宋代大书法家米芾[fú]说太宗的字是“真造八法,草入三眜,行书无对,飞白入神。”可见其书法造诣之深。

《登黄鹤楼》草书

草帖《宫城》

杨文公谈苑》中曾记载:“太宗善草、隶、行、八分、篆、飞白六体,皆极其妙,而草书尤奇绝。”《杨文公谈苑》,为记载北宋文学家杨亿言谈的语录笔记,由杨亿的弟子黄鉴收集笔录,经北宋大臣、文学家宋庠整理而成。八分体,是隶书体的两种形态之一。飞白书,亦称“草篆”。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

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太宗赵光义亲自用真、行、草三种书体书写“淳化元宝”钱文,铸行新币,开创了铸造“御书钱”的先河。宋代的真书,即为现代楷书。钱文,一般指钱币面上的文字。

像淳化元宝这样一套年号钱有三枚钱币,且有三种不同书体的御书钱,在中国货币史上是空前的。

咸平元宝

『北宋真宗皇帝赵恒亲笔书写钱文的钱币』

宋 咸平元宝 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藏

太宗赵光义之子真宗赵恒,爱好文学,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真书,也就是楷书。他的楷书清新、俊逸、自然,富有书卷气。

在位期间,真宗赵恒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祥符通宝”、“天禧通宝”五种楷文钱书。其中“祥符元宝、通宝”钱并行流通,开创“元、通”并行之例,是真宗时期各种铸钱的代表。

元祐通宝

『东坡亲笔书写钱文的钱币』

宋 元祐通宝 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藏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5—1093年)铸行的“元祐通宝”,传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元祐通宝”钱币版别繁杂,钱文书体多为篆书和行书。

行书似为苏轼书写,“苏体”行云流水,笔走龙蛇,苍劲豪放;篆书,似为司马光 所书,笔画紧凑,舒缓典雅,赏心悦目。

“元祐通宝”行、篆书双体钱币,最为特别之处,就是钱币钱文的书体不同:其中“元祐”为行书,“通宝”为篆书;不见著录和谱载,应为珍稀版别,似为试铸;同时也是宋哲宗元祐通宝钱币的重要出土和发现,可补宋钱谱缺。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