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洗砚流传佳话
北宋大诗人苏轼一生信佛爱竹,他曾吟咏云: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他常以品竹隐喻人的道德品格,相传他数登径山,就在山门之下,竹林之旁寓居题诗,至今竹林旁仍遗有东坡洗砚池,千百年来还流传了不少佳话。
在那片青翠竹杆上,常有一丝丝一条条黄色斑痕,据说随着季节和阳光照射,这些斑痕由红变青,观者无不称奇,这就是苏轼留下的遗迹。相传当年苏轼在写字时,常有山鸡在窗前叫“苦苦”,苏轼感到心烦,将朱笔掷向竹林,于是朱红的水渍在竹杆上流淌,久而久之,条条斑痕就如金线,于是人们称之为“金线竹”、“锦线竹”。
径山寺前,洗砚池旁,万竹似锦,云雾缭绕,苏轼留下了“白云穿透碧玲珑”的点景之句,诗使景秀,景随诗传,不少文人雅士慕径山之竹畅游吟咏。王在晋云:“丛竹山房踞岭幽,忘机应识似天游”。黄汝亨题《径山看竹》云:
竹色自可爱,无如此径深。
千林寒玉立,万亩绿云沉。
远窦窥天入,清光覆地阴。
泠泠秋韵切,到处奏嵇琴。
苏轼题诗挥毫,常在洗砚池洗刷笔砚,于是池水渐黑。他认为放养螺蛳既是放生之举,又可澄清池水,但山上并没有螺蛳,只能下山向农妇购买,但所买螺蛳都剪去尾巴,当苏轼将无尾巴螺蛳倒入池中后,居然池水变清,螺蛳也成活了,成为径山无尾螺的佳话。
来源:《径山寺志》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