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迹忆丨“两宋诗词”⑧:苏轼《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宋•苏轼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东坡全集》卷三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集》等。
【注释】
法喜寺:咸淳《临安志》记载,在县郭内,溪北,旧名吉祥,光化二年建,大中祥符八年改今额,有王荆公安石读书堂,绘公像其中,左有亭跨城。东坡尝宿于寺,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留题亭上。后人名为怀旧亭。
绿野亭:万历《余杭县志》记载,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尝居余杭法喜寺,建读书堂,又建绿野亭。
谍:同"牒",书谱。
“看山识禹功”句下原注:余杭,始皇所舍舟也。西北舟枕山,尧时洪水系舟山上。
吠蛤:鸣蛙。
震泽:太湖。
尺素:信。
紫髯翁:此指孙觉(字莘老),三国时孙权多髯称紫髯将军,莘老亦多髯。
苏辙亦有诗唱和《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