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宋韵迹忆丨寻宋⑦:净因院的千年诗会
宋韵迹忆     

2022年是“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年,为了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富阳博物馆特别推出“富春山居 宋韵迹忆”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包含“说宋”“寻宋”“品宋”“传宋”四个子栏目。

在“寻宋”栏目,每期带大家走进一处“迹忆”点,感受富阳的宋韵文化。现在,请跟着小编一起走进第七处——净因院。

寻宋·净因院的千年诗会

“净因院”旧址位于现在的黄公望隐居地,始建于唐长庆四年(824年),旧名云峰院。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渊、余二禅师重建。治平二年(1065年),改额为净因院,晨钟暮鼓,香火旺盛。

黄公望隐居地

熙宁年间,苏轼任杭州通判,来往于杭州与富阳之间。有一段时间,就在净因院里小驻。净因院里有一个竹轩,苏轼就在竹轩里题了一首诗。

“轩前有竹百余竿,节节浑如玳瑁斑。雨过清风溪般若,琅钎声憾半空寒。”

三百多年过去了,黄公望来了。

黄公望见到了苏东坡眼中的斑竹,也见到了苏东坡笔下的《竹轩》。黄公望当然深知个中情趣。

于是,就在苏东坡的诗旁,和了一首诗。

“一片湘云湿未干,春风吹下玉琅玕。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

又过了三百年,一个名叫八大山人的和尚沿着公望的足迹,寻到了这里。他说:

“净云四三里,秋高为森爽。比之黄一峰,家住富阳上。”

八大山人之后又是三百年,又一位伟大的书画家来到了这里。这个名叫张大千的大胡子,应该是看到了八大山人的诗,并产生了共鸣。

“云起云收百态陈,山头磥砢自粼粼。平生低首黄公望,结宅应须住富春。”

到了现代,著名诗人洛夫站在黄公望曾经隐居过的地方,又写下了《富春山居图的涅盘》。

山,一直蹲在历史的熊熊

大火中发呆

守望着岁月日渐荒寒

而水,早已离我们远去

寻找它的故乡

故乡是云,是月

有时也是泪

江上的樯帆紧紧抱住风

抱住涛声,朝向

刻有我们名字的大地航行

突然,山从远古的时间醒来

四季都换了新装

换了不同的笑声

只是一到秋天

所有树的衣裳都被剥光

剩下一堆枯叶在火中沉思

烧秃了山

烧断了水

却烧不尽那惊心的传奇

饱含苦涩的深情,以及

我们心中永不化灰的风景

从宋四家的苏东坡、元四家的黄公望、明末的八大山人朱耷、现代的著名画家张大千,再到当代“诗魔”洛夫,时隔千年,却遥相唱和,都为富春山水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成为富春山水秀绝天下的佳话。

富阳博物馆“富阳宋韵文化展”“富春千年诗会”场景

“宋韵迹忆”系列线上宣传活动由杭州市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杭州市富阳区文物保护中心组织策划。让我们穿越千年,去寻找富阳最深处的那一抹风情,去发现富阳最美的人文魅力。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