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迹忆⑫丨淳安水下遗迹——引人无限神往的石峡书院
宋韵迹忆     

宋韵迹忆

2022年是“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年,为进一步挖掘和宣传淳安两宋时期文化,发挥淳安宋韵文化价值,淳安县博物馆将结合我县宋代文化文物资源,不定期推出馆藏两宋时期精品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或文化景点的系列文章,与大家一同寻宋、说宋、品宋、传宋。今天推出第十二期淳安水下遗迹——引人无限神往的石峡书院。

2001年6月,一座书院在千岛湖龙山岛落地建成,名为“石峡书院”。书院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基调,屋檐、梁柱等一应采用淳安民间旧祠堂中的屋料,粉墙黛瓦,古朴典雅。

龙山岛“石峡书院”一角

这是“石峡书院”自60年前沉入湖底后,首次以新的面貌进入人们的视野。时隔多年,多数人对它都很陌生,唯有少数曾亲眼见过甚至在这座书院求学过的老人,会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禁心潮澎湃。

几年前,胡建明等潜水爱好者在千岛湖水下发现了“销声匿迹”几十年的石峡书院,他们将珍贵的水下照片公之于众。当沉睡在湖底的“石峡书院”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时,县内外乃至全国研究古建筑和新安文化的专家学者都激动不已。

淳安自古人文荟萃,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虽然如今诸多历史文化遗迹淹没于湖底,但这并不能抹去淳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反而为淳安文化更添了一份神秘感。石峡书院便是其中一个引人遐想的存在。

水下“石峡书院”匾额

“地以人名,人以文名”。瀛山书院因朱熹而闻名于世,蜀阜书院因钱时名声远扬,石峡书院的背后也有一个人,他就是方逢辰。

据史料记载,宋理宗景定时期(1260年-1264年),方逢辰正处于仕途的低谷期,多次任免官职,却因奸佞倾轧而屡遭弹劾罢免。

《宋元学案》之《方逢辰传》中写道:“似道(贾似道)入朝,而丞相(吴潜)终不免有循州之行,先生(方逢辰)亦论罢矣,于是徐庚金招先生讲学于金华。适有诏以先生知婺州,复为似道之党所论罢。先生归,讲学于淳安。”

奸相贾似道入朝,吴潜丞相被罢,方逢辰也被罢职。不惑之年的方逢辰虽官场失意,但他始终以教化为先务,以继往开来为己任,传播理学、教书育人,常受邀赴江苏、金华等地讲学。此后,方逢辰诏除婺州知州又被罢免,于是回到淳安讲学。1261年,方逢辰四十有一,创建了“石峡书院”,在家乡聚徒讲学。

至咸淳元年(1265年),宋度宗即位,方逢辰再度被起用,侍读度宗左右。1269年,宋度宗称“卿(方逢辰)以儒硕创家塾,以程朱之学淑其徒,朕甚嘉之”,并问其讲学之所,御书“石峡书院”四字匾额赐予他。加之后来方逢辰隐居石峡,在石峡书院讲道著书,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朱理学,编写《名物蒙求》等著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培育了诸多人才。石峡书院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了浙西著名的书院之一。

石峡书院,自南宋始,历元、明、清、民国,期间兴废更替,几经废置又重修,至1959年淹没于水底,前后传承了700年。

如今龙山岛上的石峡书院,虽然是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宗旨重建的,但与那座曾传出过朗朗书声、培养了一众学子的书院相比,终究还是不同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及胡建明等人潜水探摸,石峡书院原址是在今龙山岛北水域。胡建明曾在石峡书院水下遗址拍摄到一块匾额,上有“石峡书院”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南通张謇”和“丁巳暮春”的落款。张謇是光绪年间的状元,清末民初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局,这块匾额由张謇于丁巳年(1917年)题写,可见当时的石峡书院依旧名声在外。

石峡书院淹没之前,这里还曾是淳安学子的求学之所。1941年,石峡书院被用作淳安中学的临时校舍;1946年,浙江省立严州师范学校迁淳安,石峡书院作为严师分部。

水下“石峡书院”匾额

据一些曾在石峡书院学习的老前辈们回忆,当时的石峡书院地处龙山北麓,主要由书院主体建筑、操场和附属用房三部分组成,占地三四千平方米。庭院及书院主体建筑四周还设有2米左右高的围墙。

书院主体建筑为三进院,两层,歇山顶。大门前设假门楼,门楼高悬“理学名家”直匾,门额阳刻“石峡书院”。书院二层为学生宿舍,一层为教学和老师住宿之所。

入前堂,一进“知行堂”,取意于“知行合一”,其内石柱林立,柱上有楹联数十对,名人题写的匾额十余块。过天井,天井均用淳安有名的茶园石铺就而成,天井两侧过廊处还设有厢房,分别为居仁、由义、复礼、近知四斋。

二进“颜乐堂”,堂名取意于《论语》中孔子对弟子颜回的描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堂内高大宽敞,两侧屋墙上悬挂周敦颐、程颐、张栻、朱熹四位大儒画像。

三进“寝堂”,即后堂,中间设灵堂神位,供奉大儒先贤。一侧设附房,内有水池,池中养鱼鳖;另一侧是操场,为学生活动锻炼之所。

龙山岛“石峡书院”

借助前辈们的记忆,我们能大致勾勒出那座于民国年间重修的石峡书院,它既有江南传统建筑的清韵典雅,也充满了书院特有的古朴书香。可以想象的是,曾经,硕儒名家在这里讲经论道,教书育人,莘莘学子慕名求学于此,众人心怀凌云之志,勤学苦读、各抒己见……而今,只留一处水下遗迹,引人无限神往。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