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宋韵文化内涵丰富,既有为其奠定高远格局和审美境界的文学、书法、绘画、戏曲、建筑、风俗、风物之美,也涵盖喜闻乐见的宋代故事、包容博大的人文精神等。为追寻宋韵足迹,感受千年文脉,结合“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和辖区内宋代文化文物资源,“杭州岳庙”微信公众号全新策划“湖上拾遗·宋韵品读”主题专栏。今推出“风物说宋”篇,以飨读者。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西湖被誉为杭州城市的眉眼,自古以来便有无数美名,为世人心之所往,更留下了不少知名古塔。这其中,位于西湖北域宝石山之上的保俶塔,柔婉纤细,一直是杭州人心目中的“美人”。
历史上的保俶塔
保俶塔古称应天塔,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907-978)。塔初为九级,后毁。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重建,减去二级。此后历经宋、元、明,屡毁屡建,皆至七级而止。明隆庆年间(1567-1572),保俶塔又渐损圮。万历七年(1579)重修,为七层重檐楼阁式,可登高远眺,塔周围檐廊挂置明灯,入夜蔚成大观。
保俶塔其名由来,历代有不同说法,最常见的是与吴越国王钱(弘)俶有关。据说钱(弘)俶两次入宋觐见宋太祖、宋太宗,为平安归来,故建“保俶塔”。此说法自明代起便流传于民间,为百姓所信,但确是以讹传讹。
也说保俶塔的得名与重修塔寺的僧人永保有关。保俶塔在历史记载中最常使用的名称为“保叔塔”。“保叔”最早记载于《咸淳临安志》:“僧永保建,故名保叔塔……咸平中僧永保重修,土人因号保叔焉。”《咸淳临安志》为南宋临安府地方志书,是较为权威的官方志书,且撰写年代相去保俶塔始建不远,因此其所载内容较为可信。其后《武林旧事》借鉴《咸淳临安志》云:“咸平中,僧永保修,故得名。”以上记载尽管真实性可靠,但用词十分精简,《西湖百咏》中的记载则较为详实,其云:“咸平中,土僧永保,入市募修,当坊俗人呼为师叔,以此名保叔塔。”而明代《重建宝石山崇寿寺》中对此更是颇多笔墨:“咸平中,僧永保有目眚,誓修宝塔以还光明,化缘城府十阅寒暑,市人咸以师叔称之。塔既完,人因呼为保叔塔。大抵兹山以塔益胜,故皆称塔而不称寺。”从以上史料记载可知,北宋咸平年间,杭州有僧人名永保,人们称之“保叔”,因有眼疾,发愿重修,故人们将重修后的塔称为“保叔塔”。
现今的保俶塔
现今的保俶塔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45.3米。塔身砖砌,底层边长3.26米,逐层向上收分。塔顶置铁铸塔刹,由覆钵、仰钵、五重相轮、华盖、宝珠、火焰珠等构件组成,塔身第一层的北面嵌《重修宝石塔记》碑。
明代诗人闻起祥曾云“湖上两浮屠,宝石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然而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礼,“雷峰”已倒,“美人”依旧。保俶塔历经近千年的沧桑,依旧矗立在宝石山上,成为西湖独特的标志物和杭州最美的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