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钱塘匠心·杭州工艺美术甘孜展”在甘孜州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开展,旨在更好地传承、利用杭州工美艺术,促进杭州和甘孜文化交流和文化共建,助推两地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杭州市対囗支援和区域合作局浙江省赴四川省甘孜州帮扶工作队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共同承办。
展览分为宋韵迹忆、百工百艺、历久弥新、薪火传承四个单元,精选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108件(套)藏品,展示介绍25种工艺。展览还设置了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展品拼图、填色、印章打卡等趣味互动体验,更好地感受工艺美术的魅力。
开幕式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发表致辞。他强调,浙甘牵手山海情深。浙江和甘孜持续深入强化民族团结主基调,不断深化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积极探索产业合作、教育合作等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切实打造出两地文化交流金名片。浙江和甘孜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期待通过“文博走亲”式的方式探索跨区域交流、搭建协同共进桥梁,这将是浙江和甘孜的一场“双向奔赴”。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在致辞中表示,工艺美术是展示杭州文化的重要窗口。“匠心”彰显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工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好、继承好、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博人的使命和担当。
随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签订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共建协议》,将从合作办展、技艺交流、社教活动、文创开发等方面促进两家博物馆深入合作。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卓军代表杭州市园文局、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向甘孜州博物馆方捐赠绘本及手工材料包。
开展当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绣非遗传承人金家虹还为观众展示了杭绣的独特技艺。观众们通过大师的一针一线,体验指尖下的婉约江南和杭州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10月15日。
展览内容抢先看
第一单元 宋韵迹忆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作为打造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的重要举措。宋代杭州作为“东南第一州”,经济繁荣,文化荟萃,传承至今的传统工艺也大都与宋代有很深的渊源。而宋时重儒的风气也让工艺美术孕育出新的风尚。第一单元就是选择了几种与文人联系紧密的工艺进行集中展示。
第二单元 百工百艺
杭州早在8000年前跨湖桥文化时期就有了独木舟。南宋,官办制造中就有木雕制作,此后在民间得以继续发展。至近代,黄杨木雕、东阳木雕艺人来到杭州,使杭州木雕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第三单元 历久弥新
西湖绸伞创制于本世纪30年代初,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建国后为发展绸伞生产、提高绸伞质量,建立了杭州风景绸伞厂,之后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设立了绸伞研究室。
西湖绸伞主体由伞骨和伞面组成,伞骨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作,采用古老的套合技艺,不用任何黏合剂。伞面用丝绸为面料,以刷花、绘花、绣花“三花”技法加以装饰。刷花以杭州西湖风景为题材,采用多种套色(展品 三潭印月刷花西湖绸伞);绘花多利用传统国画技法,在伞面上绘制仕女、花鸟等内容(展品 现代手绘婴戏图西湖绸伞);绣花则题材多样,工艺精细,鲜丽秀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展品 机绣绶带桃花图西湖绸伞)。
第四单元 薪火相传
杭州市于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为了促进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行业创新,推动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自2012年起,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之一,推出了“薪火传承——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邀请浙江省内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徒,带徒学艺。通过长期带徒授艺和短期传习(为期1个月)两种传承方式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