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数字赋能 智涌钱塘
发布时间:2022-09-27 09:34:32

加快改革创新 高质量推进自贸先行示范区建设

通过杭州综合保税区数字综保平台报关通关,每批次货物时间由原来1天压缩到1小时。该平台打通20多套业务系统,构建数字场景,解决了外贸企业通关耗时长成本高、业务拓展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启用以来,累计注册企业147家,服务跨境进出口1100万单,为企业节省成本1500余万元。

本月初,自贸试验区钱塘区块《杭州综保区数字化平台助力外贸企业“降费增效”》相继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政府网、经济参考报等全国近百家媒体采用,这是钱塘区块两年来取得的重大改革创新成果。

2020年9月24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挂牌建设,钱塘区块列入其中。两年来,以数字变革为动力,钱塘区块持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聚焦生物医药、跨境电商、智能制造、保税经济等领域,高质量推进自贸先行示范区建设。今年1-7月,钱塘区块以全区1.8%的面积,贡献了全区21.3%的税收、28.4%的外资和34.7%的外贸进出口。

数字引领创新 塑造改革硬核成果

面对疫情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希望打通出口转内销的通道。此前,设在杭州综保区内的企业,由于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无权开具和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对企业开拓内销市场造成极大不便。钱塘区综保办顺应区内企业需求,在海关、税务部门支持下,叠加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为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扫除障碍。今年1至8月,共培育一般纳税人试点企业10家,为企业节约内销成本近2000万元。位于杭州综保区的某电器制品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化车载、IT业精密塑胶零部件企业。纳入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试点后,今年以来,该企业国内销售额近6000万元,直追出口销售额,累计享受免抵退税超过1000万元,有效“反哺”了该企业国外市场。

在完善海外仓全球布局方面,钱塘区块初步搭建起覆盖欧美、东南亚15个国家的全球化网络运行基础框架,总仓储面积约40万平方米。

钱塘区块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以亚运会为依托开展场景试点测试,区内4个亚运场馆已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7家银行全面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每一个制度创新,都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前提。两年来,“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精准化服务模式”、全国首单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募REITs试点等5项成果入选浙江自贸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打造生物医药“六链融合”产业生态等12项成果入选省自贸区“十大进展”,国际区域合作试点等12项入选市级制度创新案例。

数字赋能贸易 跨境电商突出全链路创新

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在同一个仓库不同库区共同存储,一般贸易交付给企业的货物与跨境电商交付给消费者的货物(包裹)在同一个仓库不同库区同仓发货,内贸货物与外贸货物在同一个仓库不同库区共同存储。这是自贸试验区钱塘区块推出的打造多仓合一的全球中心仓模式,目前该项改革试点已参与国家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评选。

钱塘区块拥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和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叠加优势,着眼于降本增效和贸易便利,围绕跨境电商全链路创新大胆试、大胆闯和自主改,两年来涌现出一批改革试点成果。

钱塘区块会同钱江海关,探索全国首个超期退货试点业务,以“上链赋码”手段将杭州综保区的进口退货商品监管能力由现在的每月5万件提升至30万件。

针对跨境电商包裹出口,因目的国“清关不畅”和“物流寄送不达”带来大量退货问题,钱江海关驻下沙办事处联合钱塘区块,在杭州综保区内设立退换货中心仓,打通退换货数据匹配、理货查验、退货申请、尾程派送及二次销售链路,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出得去、退得来,成功解决了卖家痛点。

钱塘区块在钱江海关支持下,会同天猫国际平台,探索“保税进口+零售加工”新模式,目前已推动日本隅田川咖啡、马来西亚正典燕窝等优质外资项目落地,预计可带来2亿元跨境零售进口增量。

钱塘区块推动的eWTP商业试点取得新进展,今年5月,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和墨西哥州长联合会(CONAGO)在墨西哥城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eWTP合作框架下,把数字项目的试点经验和eWTP在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复制推广到墨西哥更多的州。

作为杭州跨境电商主力军之一,截至7月,杭州综合保税区内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3.55亿美元,其中出口7.46亿美元。

今年9月,浙江省商务厅公布浙江首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名单,钱塘区块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下沙园区成功入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伟 曹佳蕾 通讯员 俞宙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