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浙”十年·舟山|向海图强 实干争先 在“两个先行”中展现担当
发布时间:2022-08-24 18: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舟山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十年。舟山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放大资源优势,推进国家战略,坚持经略海洋,提升群众获得感,交出了高分答卷。

十年来,舟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人均GDP达到14.7万元,居全国地级市第1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和9.7%,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级市之一。

面向未来,舟山锚定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目标,向海图强、实干争先,在“两个先行”中展现舟山担当。

image.png

向海图强着力发展海洋经济

本报记者 郑元丹

日前,在位于定海区干览镇的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鱿鱼、金枪鱼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基地冷库与周边企业。同一时间,一场远洋水产品竞价交易专场在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有限公司举行。这场竞买各方未到场的线上竞拍交易,两小时实现百分之百成交率。干览镇不仅做大做强了远洋渔业,还通过发展海洋健康、滨海旅游产业,“一鱼三吃”,让靠海吃海吃出了新滋味。

十年来,舟山抢抓建设海洋强国、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等重大机遇,坚持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十年间,海洋经济增加值从443亿元扩大到1159亿元,占GDP比重从64.2%提高到68%,已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之一。同时,发力海洋科创,组建东海实验室,引入浙大海洋学院等高能级科教平台,近5年,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了倍增。

毗邻国际航道,每天可见往来如梭的船舶陆续停靠在舟山的深水良港加油锚地,等待加注保税船用燃料油;放眼鱼山岛,国内炼化装置中单体规模最大、国内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石化产业的单体项目高高耸立,每一滴原油都被充分利用;在六横岛上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数以万计的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向长三角地区输出……

近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和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舟山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舟山新增油品企业805家;规上石油化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3.3%;船用燃料油直供量276.27万吨,同比增长13.2%。

改革创新蓄势赋能活力强劲

本报记者 郑元丹

打开舟山江海联运数据中心,登录企业端界面,输入信息、提交申请……不到1个小时,中国舟山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操作中心调度员便完成了一艘外轮进港业务申报审批。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舟山正在续写经略海洋发展时代新篇章。

动动手指,就可完成船舶进出港申报,海量数据“一网”在舟山江海联运数据中心汇集;“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为远洋渔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全域感知、网格管控、快响指挥、全链跟踪,舟山正在力推海味特色“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养老智慧暖心服务”应用场景,让海岛人养老充满幸福感……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海洋产业、民生福祉等方面,舟山正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自身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品牌项目。

创新,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与生俱来的“基因”。设立五年来,舟山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走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之路。聚焦油气全产业链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15项,其中全国首创103项,30项面向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舟山片区紧握数字化改革“金钥匙”。一项项数据壁垒被打破,跨场景应用“全面开花”,“云计算”制定出最优解,推动物资中转、保税油加注、海事服务提质增效。目前,舟山片区已建成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石化基地,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构筑了全国最活跃的油气产业发展高地,搭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油气产业合作平台。

奔跑在数字化改革新赛道上,舟山不断乘“数”而上,展现舟山作为。

大桥效应 绘就发展新格局

本报记者 何伊伲 通讯员 姚弘

连日来,舟山跨海大桥车流滚滚、畅通有序,日均断面流量超4万辆次。作为舟山目前连接大陆的唯一陆路通道,舟山跨海大桥全线贯通后,舟山告别“非舟楫不相往来”的历史。

十年来,舟山综合交通迎来巨变,建成6座跨海公路大桥,形成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普陀山机场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

去年12月29日,舟岱大桥正式通车。这意味着由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通车。“以前,岱山去宁波要先去秀山再到三江码头,最后才坐车去宁波,全程至少两个小时。”岱山居民仇松说,每逢节假日三江码头都会挤满摆渡车辆,如今去宁波只要1个小时。

舟岱大桥也成为助推当地发展的新引擎。站在岱山收费站出口处,极目远眺,规划总面积28.8公顷的岱西星浦未来社区建设项目尽收眼底。作为岱山首个省级未来社区项目,不久将有7000名高素质人才和产业工人入住,为岱山“产城人一体化”融合发展打开新格局。

抢抓舟岱大桥通车运营的利好,岱山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以来,在“大桥效应”下,岱山县共洽谈招商项目143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3个。瑞程石化、上海卓然、四川润和、浙石化物流基地、中试新材料产业基地……随着一个个大项目落地,如今的岱山阔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舟山跨海桥梁群的建成通车,实现了舟山向大桥时代、新区时代、自贸试验区时代的华丽转身,架起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通途。未来,舟山将加快补齐综合交通短板,建成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复线和六横公路大桥,推进沪舟甬跨海通道建设,推动普陀山机场升级为浙东中型国际机场。

养海护渔人与海和谐共生

本报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卓旭萍

眼下,走进普陀区东极镇中街山列岛海域海洋牧场,你可以看到,清澈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鱼儿在人工礁体间畅游。近年来,舟山建起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陆续投放近50万立方米规模人工鱼礁,吸引了众多恋礁性鱼类集聚安家。

近年来,舟山高度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修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海洋生态红线,养海护渔,耕海牧渔,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护与修复并举,严守生态质量。舟山积极推进海域、海岛、海岸线分区分类保护与利用,目前已建立3个海洋特别保护区,占舟山海域总面积的11%以上;完成岸线整治修复122公里、恢复生态湿地千余公顷;通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方式,恢复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过去5年间放流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黑鲷等苗种82亿尾(粒)。

陆源与海源并重,闭环生态治理。舟山加大入海排污口整治提升力度,通过陆上监管、海上巡查和无人机巡滩卫星遥感,形成海陆空一体化监管模式;以普陀区为试点,总投资6.25亿元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打造省级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海上生态修复金名片”;首创实施《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有效提升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实现海陆联动的闭环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舟山还探索开展海水养殖、滨海湿地、海洋微生物增汇,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近两年舟山每年海水养殖贻贝、蛏子等贝类产量约23.6万吨,从海水中移出的总碳量约为2.4万吨,碳汇渔业成效初显。

今年上半年,舟山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三,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72.26%,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38.7%,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海岛养老筑就孝养暖心巢

本报记者 何伊伲

“与民宿主结对后,我的家变了样,生活里多了伴,日子过得热闹多了!”近日,嵊泗县花鸟伍码民宿,83岁的村民张仲会和民宿管家小罗坐在洒满睌霞的落地窗前,共享宁静时光。

得益于花鸟岛推出的“幸福乐龄”养老模式,张仲会的老宅被企业以每年2万多元的价格租下用于民宿开发,而自己依然可以住在民宿,享受到照料服务、定期慰问、文化演出等。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养老模式,舟山实现海岛老人精神物质的双提升。

舟山有住人岛屿100余个,一些偏远海岛深度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为积极应对海岛人口老龄化,舟山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涵盖设施建设、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社会参与等方面,并通过“守护夕阳”偏远海岛老人关爱行动、海岛服务驿站“幸福驿家”等项目定期为偏远海岛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海岛老人还深受岛外人的关注。去年5月7日,省民政厅正式开展“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计划在3年间,由养老服务专业水平较好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5地结对枸杞岛等15个舟山偏远海岛,为当地持续输送专业养老人才,助力3万余名偏远海岛老人共享优质养老服务发展成果。海岛支老人员这支特殊队伍的到来,给海岛老人带来更加贴心的个性化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区域间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为养老服务领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做出了有益探索。

随着“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的实施,舟山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偏远海岛养老服务护理水平,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区域一体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十年来,舟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人均GDP达到14.7万元,居全国地级市第1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和9.7%,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级市之一。面向未来,舟山锚定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目标,向海图强、实干争先,在“两个先行”中展现舟山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