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浙”十年·嘉兴|自觉对标“两个先行” 全力奋进“两个率先”
发布时间:2022-08-27 10:10:00

生活金村村“年收入”超百万

本报记者 肖未 共享联盟广陈镇微融站 陆丽君

“自从回村创业,收入起码翻了3倍!”近日,在平湖市广陈镇龙萌村,90后村民沈建浩带着4名员工忙着做绿化养护。沈建浩之前在企业打工,眼见村里发展快,就回村组建起一支30人的村民工程队,专门从事绿化养护等工作。“以前年轻人都想往城里跑,现在乡下也能挖‘金子’!”他说。

龙萌村是浙沪交界处的一个小村。村集体经济底子薄、致富路子少,一度制约着村庄发展。近年来,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龙萌村一跃成为农业招商引资的热门村。眼下,3.38平方公里的龙萌村,已经投产的亿元以上农业科技项目有5个。2021年,龙萌村村集体经常性收入达到271万元,是10年前的近6倍。

华丽蝶变的,不只龙萌村。海盐县雪水港村主动参与通元镇集体经济抱团发展项目,创设“强村三法”“富民三招”,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达245万元;嘉善县缪家村引进“金凤凰”、念活“土地经”、建起“旅游链”,打开了三产融合发展新视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人都有养老金……

在嘉兴,最灿烂的是以均衡富庶为特征的生活“金色”。自2009年起,嘉兴通过连续出台三轮“强村计划”,一村一策、精准发力,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之地,近年来,嘉兴不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建设“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全面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2021年,嘉兴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均超120万元,城乡收入比为1.60∶1,倍差全省最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居全省第一。

生态绿绘就秀水泱泱新画卷

本报记者 王杭徽 通讯员 黄妙妙

这几日,高温“烧”退,阳光穿过清澈的湖水照进湖底,十多种沉水植物在水中摇曳生姿,鱼虾穿梭其中,形成繁茂而美丽的“水下森林”。这里,就是嘉兴南湖。

作为嘉兴人的母亲湖,2020年,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开工。目前,南湖水质已稳定保持在湖库Ⅲ类水标准。湖水水体透明度基本维持在80厘米以上,部分区域可达100厘米,较治理前的20厘米至30厘米大幅提升。

92f10618205f8179e7b9e13551409df9_zjrb2022082700003v01b005.jpg

在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新农人在果园直播卖桃。 本报记者 王志杰 摄

一汪南湖水,折射一座城。2012年9月11日,嘉兴市启动“五水共治”工作,召开全市千人治水大会,决心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坚决消灭劣Ⅴ类水质。由此,嘉兴开启了一场关乎百万人民福祉、永续城市发展的绿色逆袭。十年来,嘉兴持续擦亮以秀水泱泱为基底的生态绿色,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连续三年获治水“大禹鼎”,捧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碧水提升战、蓝天保卫战、净土持久战,一串串数字勾勒出梦里水乡还复来的新图景:嘉兴全市省控断面Ⅲ类水从2012年“零占比”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00%,水质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水平;全市PM2.5浓度从2013年的每立方米68微克下降到2021年的每立方米26微克,空气优良率提高到90.1%;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从2017年日缺口1100吨到目前日盈余约2000吨,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嘉兴还着力强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嘉善县联合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创新一体化生态环境“三统一”机制;秀洲区和吴江区携手实施“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平湖市联合上海市金山区建立长三角地区首个“水事议事堂”……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嘉兴人民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十年。嘉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勇毅前行,厚积薄发、蝶变跃升、跨越发展,革命红色、经济蓝色、文化青色、生活金色、生态绿色相互交织,生动勾勒出一幅“五彩嘉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