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杭州市残联锚定“实现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通过政策保障、服务优化、数字赋能、权益维护等有力举措,有效促进了残疾人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5.83%,残疾人单位就业比重超65%且逐年增加,质效领跑全省领先全国。
暖黄的色调、明亮的落地窗、各色星星的装饰……杭州市滨江区有一家特殊的面馆,它的员工很大一部分来自孤独症患者,他们在这里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学习技能、融入社会。这家叫做“融爱星”的面馆,正是海亮集团以“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理念为出发点,打造的孤独症青年就业培训企业,帮助这些特殊人群像普通人那样实现就业梦想,在回馈社会的同时让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以面馆为出发点,海亮集团还成立了智障人士就业服务中心,并与浙江工商大学等院校签约,不断提升专业培训水平,共同帮扶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就业。
老字号国企知味观,坚持平等关爱残疾员工,摸索聋哑员工的工匠之路,将新型学徒制用于聋哑员工技能培养过程,构建企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很好地解决了聋哑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劳效差距、收入差距、心理差距等问题;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残健员工共同发展,有效增强残疾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类似关爱残疾人、帮助其实现自强自立的案例,在杭州不胜枚举。今年以来,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就业难题,杭州市人社局、市残联进一步落实公益性岗位就业,加大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之家管理服务人员等岗位开发力度,鼓励村(社区)在同等条件下,在便民服务、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录用残疾人,切实帮助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便就业,预计全年安置公益性岗位将达300个。
杭州市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开设“技能大学堂”培训平台,构建残联自主培训和社会化培训多元互补的培训体系,赋能残疾人求职应聘技巧和技能提升;定期举办线上政策宣讲会,联合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部门,举办“春风行动”、国有企业和残疾人大学生招聘等线下线上专场招聘会;持续推进“三个百分百”专项行动,采用“一人一台账”“销号管理”的服务手段,争取有培训、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和应届残疾人大学生100%实现培训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