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浙”十年·衢州|牢记嘱托,奏响四省边际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2-09-14 09:25:24

四省边际,东连西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衢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追赶跨越,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三衢大地欣欣向荣、气象万千。

新的征程,接续奋斗。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衢州创新省际合作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全力打造四省边际现代产业、人才科创、数字变革、开放开发、交通物流、全域旅游、文化文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绿色生态等十个“桥头堡”,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山区和省际地区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路径。

“五链”融合聚优势

本报记者 梅玲玲

衢州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任务,持续推进产业创新、动能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最大增量。

“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离不开工业和产业的支撑。衢州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构建市县一体联动发展机制,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7月18日,衢州吉利“三电”系列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后将具备新能源动力电芯、电池包、三合一电驱系统以及储能系统的生产与供应能力。牵手吉利集团,也意味着衢州六大标志性产业链进一步形成集聚集群优势。

横下一条心抓科技创新,衢州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链”融合。衢州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新创成4家省级高新区,浙大衢州“两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建成运行,杭州未来科技城衢州海创园整体落成开园,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68家增加到555家,全社会R&D投入强度从1.03%提高到2%。

今年上半年,衢州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11项全省前五、6项前三、2项第一。

提升能级城市跃迁

本报记者 赵璐洁

衢州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平台,持续完善功能、集聚人气商气,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不断增强。

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南孔古城焕发生机,核心圈层提升品质,高铁新城初现雏形。9月6日,位于衢州智慧新城的衢时代未来大厦的“未来之眼”镜面无缝不锈钢穹顶建成,与衢州市体育中心、衢州市文化艺术和便民服务中心一起成为新地标。

城市功能品质跃迁,还包括四省边际中心医院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悦榕庄酒店集群等一批重大商业配套设施落成在即,未来社区建设全域推进等。衢州城镇化率从45.7%提高到58.1%,常住人口增加15.5万,城镇人口增加35.3万。

交通格局的跃迁意义更为重大。连日来,杭衢高铁衢州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项目正在全力开展地面主体结构施工。杭衢铁路建成后,杭州与衢州的交通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左右。九景衢铁路、衢宁铁路开通运营,杭新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衢州港2019年开港以来货物吞吐量突破1100万吨。

“硬件”优化了,“软件”也不断升级。文明之光照耀三衢。衢州以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致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数智赋能打开新局面

本报记者 于山

衢州把改革作为最大的源动力,全力当好“改革先锋”,改革已经成为衢州最具辨识度的标识。

这十年,从“最多跑一次”打造标杆,到“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先行示范,再到基层智治系统建设,衢州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基层治理,在提升基层智慧治理水平上作了一些探索。9月11日,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开发的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新增飞视时间轴功能,可按时间倒序查看同一位置的历史照片,同步升级“综合飞一次”应用场景。

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衢州组建了全市域无人机巡检网,开发“综合飞一次”应用场景,两小时一次开展智能巡查。通过46类智能算法智能识别施工隐患、垃圾乱堆放、违法建筑等70多种基层的高频事项。数据与基层智治系统打通,发现的问题智能流转到“基层治理四平台”分拨交办,实现了数据一次性采集、21个部门共用,切实减轻了基层的巡查负担,提升了综合执法的质效。

8月6日,在衢江区莲花镇大路口村,闪电击中树木,基层智慧大脑根据无人机视频画面发出预警,同步协调公安、消防、应急、林业、大路口村等相关人员,推送事发点、蓄水池位置等信息,迅速处置险情。

目前,衢州初步形成了基层智治系统的基本功能、基本能力、基本模式,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防汛防台等大战大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色发展开辟新境界

本报记者 钱关键

衢州把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全力做好保护和转化的文章,持续擦亮生态“金名片”。

位于钱塘江源头的衢州,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钱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生活着2234种高等植物和2400余种动物,也是白颈长尾雉、黑麂等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的“基因保护地”。

笼子一开,翠羽赤喙的小鸟“啾”一声飞向森林。近日,开化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放飞了3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

自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获批以来,衢州创新推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保护与监测工程、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跨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多项举措。2019年9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中国发布《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就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绿潮涌动下,三衢大地更加生机盎然。市域出境水水质从Ⅲ类提高到Ⅱ类,市区PM2.5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从68.2%提高到95.6%。全市域推进“两山合作社”改革,获批成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民生为本办好关键事

本报记者 赵璐洁

衢州把共同富裕作为最大的民生,下大力气补短板、促增收,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白露已过,常山县新昌乡千亩丝瓜络基地迎来了丰收,10个共同出资的行政村,今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都有望达到100万元以上。

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写在群众的笑脸里。刚刚住进衢州市礼贤未来社区淳礼园安置小区的居民汪长须高兴地说:“现在的新小区真气派,绿植多了,停车位、幼儿园都有了。”

坚持“小财政”办好“大民生”。这十年,衢州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5.3%;扎实推进“扩中”“提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10%,增幅始终位居全省前三;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5缩小至1.86。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今年秋季开学,衢州全市共亮相新校园48个,累计投入资金48.19亿元。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能力迈上新台阶,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从3.38张提高到7.10张。“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持续加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到56%,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新增13.1平方米和15.4平方米。

一体推进法治衢州、平安衢州建设,经受住了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平安市创建实现“十六连冠”和全域“满堂红”,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逐年提升。

精神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 梅玲玲

衢州提炼形成了“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明确要大力培育弘扬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汇聚起衢州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崇贤有礼,是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人文传承,就是要在全市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人讲礼、处处见礼”的浓厚氛围。开放自信,是大气包容、自强不息的内在品质,就是要跳出衢州发展衢州,舍我其谁、敢教日月换新天;创新争先,是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时代追求,就是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善于破难、勇立潮头。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为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推进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的弘扬培育践行,衢州通过实施理论阐释、新闻传播、文明践行等六大行动,着力推动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转化为全市人民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行动。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引领、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深入人心……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成为三衢大地一道靓丽风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为推动衢州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