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好生活,从梦想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22-09-26 10:50:56

民生二字,重如千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列入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浙江经济发展领先全国的同时,如何实现民生建设水平也居全国前列?从磐安县尖山镇居民能为自己的事做主,到湖州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延伸至村社,再到衢州市柯城区乡村小学与城里学校共享“一个课堂”……这十年,我们见证,勤劳的人们为了幸福生活不懈奋斗;我们看到,之江大地上,美好的生活从梦想照进现实。

今年夏天,“公益体彩·快乐操场”活动走进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为孩子们带来各类时尚运动项目。 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

杭州上城区文化中心的24小时微型图书馆里,读者在借阅图书。 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

民之所盼 政之所向

本报记者 陈宁

良渚一隅,杭州国家版本馆。在浩如烟海的中华版本文献中,不少人的目光停留于一组特殊物件——丽水一户人家的57本账本。朴实的一笔一画,写下一个时代最为生动的注脚。

从一户人家的细账中翻阅过往十年,我们看到一个省份民生事业发展的实录。字里行间,激荡着“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的坚定信念。

十年来,从“民生为重”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对人民经济生活的兜底保障,到对民生领域各项改革孜孜不倦的探索,之江大地奏出了最幸福、最动听的旋律。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最嘹亮的音符。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连续十多年每年拿出新增财政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省级层面百余项大的民生实事工程先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实现市县乡全覆盖……在经济发展领先全国的同时,浙江民生建设水平也居全国前列。

新的使命随之而来: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怎么破、怎么解?答案,写在与浙江6500多万群众紧密相连的“关键小事”之中。“浙有善育”“浙里健康”“浙里康养”金名片不断擦亮,幸福的歌声气势如虹。

这是劳有所得、住有所居之歌。确保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素质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全省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万元至60万元群体比例达30.6%。

这是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之歌。4000多家已备案的托育机构遍及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居全国前列;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1252万常住老年人正在享受更有活力的生活。

这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之歌。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达3685家,覆盖所有乡村学校;163家县域医共体惠及山区海岛,县域就诊率达到89.2%。

……

回望十年,在一个个关键时刻,“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始终是最激越的曲调。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浙江用实际行动诠释“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数十万名机关干部下沉乡镇、村社、企业开展“三服务”;日夜奔忙的“大白”走村入户,把采样点搬到距离老百姓更近的地方。

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浙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连续发布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举措,为900多万市场主体送来及时雨;“5+4”稳进提质政策包明确加快实施一批民生项目。

“浙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注重制度完善、政策优化和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水平。”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说。

十年,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见证者。今天的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超过98%。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听见,幸福的歌声分外嘹亮;我们相信,梦想的力量生生不息。


优质服务

看得见摸得着

本报记者 郑文 沈琳 周逸

上个周末,34岁的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居民杨剑俊像往常一样,带着一对儿女在家门口的民生综合体看书、玩耍,8岁的儿子喜欢探索宇宙的奥秘,5岁的女儿喜欢看绘本。

2013年,杨剑俊从杭州老城区搬来三墩镇工作生活。在他的记忆里,曾经的三墩镇有着坑坑洼洼的马路、密密麻麻的电线、细窄的街巷、低矮的居民房、脏乱差的大排档一条街……

最令他头疼的是,他喜欢看书,但是周边却没有图书馆;他的大伯也时常向他抱怨,找不到地方打乒乓球。

杨剑俊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呼声传到了三墩镇党员干部们的耳朵里。“家门口”的民生难题逐渐得到改善,从街道整治,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从违建拆除,到休闲场所接连开张……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出三墩镇的新目标:建一座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民生综合体。2021年,三墩镇在西湖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主动聚焦社区服务点少、功能缺、管理弱等痛点难点,在全镇范围进行选址。人防大楼位于三墩镇中心位置,服务覆盖面广,成为三墩镇镇级民生综合体的首选位置。

杨剑俊第一次听说民生综合体的概念时,他很好奇:该怎么建?建在哪?作用是什么?社区干部告诉他:都听你们的。

有社区居民提出,三墩区域的公共广场较少,希望能将人防大楼内部绿化区域和停车场的围墙拆除,改建成室外广场;但有人坚决反对,广场距离最近的居民楼仅5米,噪音扰民怎么办?

仅仅为了这堵围墙拆不拆的问题,三墩镇先后召开5次民意圆桌会,听取了社区居民、业主单位等多方意见。最终,在承诺严格进行声音管控的前提下,打造了2400平方米的开放式便民广场。

还有杨剑俊等居民期盼的图书馆、乒乓球场地、老年食堂、舞蹈教室……2021年6月,三墩镇民生综合体正式启用,每一个民生需求,在这里都“看得见、摸得着”。

现在,杨剑俊能在这里惬意地待上一天——早上,和孩子们在一楼的城市书房里看书;中午,在一墙之隔的幸福餐厅吃饭,一荤两素配米饭才16元,老年人还能享受优惠价;下午,在五楼百姓健身房跑步、锻炼……这个综合体已成为杨剑俊和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达到“10分钟生活圈”内覆盖14个社区10万居民的成效。

蜕变的不仅是三墩镇。目前,西湖区已建成并启用19个民生综合体,实现镇街全覆盖,服务居民160余万人次。今年,还将新建和提升改造22个民生综合体。

近年来,浙江聚焦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批集教育、娱乐、运动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便民生活圈,在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愈发真实、可感。

磐安县尖山镇人大代表、文化站站长张炉永:

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办好

我今年虚岁60,一甲子的光阴,我都在尖山这个集镇上度过,算得上是一名“老乡镇”了。

尖山是省级中心镇,有3.5万多常住人口,还有不少外来人口,这里也是整个磐安县的县域副中心,磐安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浙江磐安工业园区就坐落于此。

这里,还是浙江最后一个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乡镇。2018年,我们镇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出炉,标志着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在浙江完成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这些年,我们镇里每年坚持为老百姓办十件民生实事,从搜集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开始,到罗列出十几甚至二十几个民生实事项目,最后由镇里的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选出当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再由镇里贯彻执行。

我是尖山镇第十八届、十九届的人大代表,民生实事的票决、落实情况,成为我履职的重要工作。每年票选的民生实事,对老百姓的生活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还记得2019年,乌石村打造全省农家乐第一村这一民生实事高票通过,每年尖山镇的民生实事几乎都会涉及农家乐的提升改造。小小村庄,每年都有大大不同。

如今,乌石村有197家农家乐,床位数4200张,2021年全年来村旅游人次超65万,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8万元。

乌石村的重建是颇具特色的。原本历史悠久的“石头房”得以保留,留下了老一辈的情怀;新的村庄另外选址重建,并创建了3A级景区。这样一来,历史风貌保住了,装修精致现代化的新房子也有了,我们每年还会对老村修旧如旧,不少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很喜欢这里,经常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在尖山镇,集镇面貌改善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这些年,镇上的民生实事涉及到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实事一件件落地,我们的家乡也越来越美——曾经东接西拉的电线和电线杆不见了、污水横流的现象消失了, 河水重现清澈,村庄有了活力。

集镇的教育、交通也迎来大发展。尖山小学增加了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成为磐安第二大小学;新建的尖山实验幼儿园解决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尖山人才引进奠定了基础。去年,磐安工业园区年营收2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已达41家。随着尖山发展和2018年乡镇撤并,目前的学前教育方面仍有需求,接下去我们会继续关注这方面情况,适时向政府建议,争取把建造第二所实验幼儿园列入今后几年的民生实事……

身为镇人大代表,每一年民生实事出炉后,我都会和其他代表们一起紧盯着落实情况,予以督查考核,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有关部门,督促整改。年复一年,我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我相信,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好!

湖州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晨:

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

8月30日,我在电视机前收看了“中国这十年·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当我听到“‘浙医互认’应用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共享,截至今年7月份,已实现1354家医院互认;直接节约医疗费用5.58亿元”时,欣喜不已。

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这项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去年,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延伸至村镇,我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116个检验项目和320个检查项目结果的互认共享。

我深知,这一突破来之不易。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已经在基层从事全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其中20年都是在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白雀卫生院)度过。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担负着农村群众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乡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基层医生,更是被老百姓称为“健康守门人”。但是多年来,乡镇卫生院处于省、市、县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夹缝”之中,陷入发展困境,基层医生也渐渐失去活力。

近年来,浙江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刀刃向内,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等举措,给小小卫生院带来了变化。随着湖州打造全市域健康共同体,我们卫生院成为湖州市中心医院医疗保健集团的成员单位,城市医院的人才、资源、理念源源不断下沉,不少新的检验检查项目在卫生院落地。

留在“家门口”的患者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也向我表达了新的需求:“在基层做的检查检验,能不能在其他医院不重复做?”“这里看病条件好了,我们更想少跑一些路、少花一些钱。”

在到省级医院培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医学检验检查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互认共享是浙江医改探索长达十余年的难点。十多年前,我觉得这个“高大上”的改革举措与乡镇无关,因为当时我们卫生院的现状是:设备简陋,也没有专业的人员,能做的检查项目不多,老百姓对基层医生也缺乏信任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太难了。

现在,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吹到了这里。

去年,湖州实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五级贯通”之后,患者在我们卫生院做了检查,不管到了哪家医院,都会跳出“浙医互认”的小插件,让医生能快速得到患者在外院的就诊信息,也能更快地做出判断、精确诊断。患者花更少的钱、跑更少的路,就能享受优质的服务。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给我“点赞”,说自己终于等来了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留住患者之后,基层医生有了获得感。去年以来,我们对互认的流程、互认的规则以及互认的情形,都做了全面的培训。在一次次医生互认研判中,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水平。有扎根基层多年的医生和我说,更热爱自己的工作了。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看到患者和同事的笑容,就是最令我欣慰的事。

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人雷小伟:

城乡孩子共享一个课堂

在浙江,城市与乡村的孩子共享“一个课堂”,早已不是新鲜事。身为一名普通工人,和一名北大学子的父亲,这十年,我见证了“同一个课堂”的魅力。

我说的这个“课堂”,不在市区,而在衢州市柯城区最偏远的山区七里乡。这所名叫衢州鹿鸣小学七里校区的乡村小学是我和女儿共同的母校。

我小时候,学校还叫七里乡中心小学,办在祠堂里。我家住在距离七里乡七八公里外的治岭村,晚上我就在教室楼上打地铺,夏热冬寒。

2008年,我们结束在外摆流动摊做小生意的日子,带着大女儿雷童叶回到衢州老家。

到家的第二天,我又一次站在了母校门口。那年,学校已经有了独立但破旧的校舍,虽然教室里的水泥地有一道道裂缝,黄泥操场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但是学校老师依然有些自豪地告诉我,2006年,学校已经与衢州市区名校——鹿鸣小学结成教育共同体,城市和农村的两个校区实行“人、财、物统一,教育教学同步管理”,这样的探索在全省还属于首创……更重要的是,学校不少任课老师是鹿鸣小学派来的骨干,教学水平很高,不少流失的学生又回来了。

很快,大女儿就成了七里校区2008级31个学生之一。

大女儿小学那几年,我和爱人在杭州打工,每年只有暑假、过年才能见到孩子,平时只能靠打电话。但为数不多的交流时间里,女儿最喜欢跟我们分享学校的事,对于城区来的老师更是赞不绝口。她说难懂的知识点,老师都讲得很风趣易懂。有几次大雪封山,老师还坚持徒步一个多小时进山给她们上课。七里校区孩子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不仅在农村小学里稳居第一,好几次平均分竟然还超过了城区学校。学校的硬件也每年变样,比如操场就从黄泥操场变成了煤渣操场,女儿毕业那年又建了塑胶操场。

2014年,大女儿从七里校区毕业。2015年,我又毫不犹豫地把小女儿送到了七里校区。小女儿在七里校区读书的这几年,学校的硬件设施焕然一新:教室和寝室都装上了空调,孩子们能够温暖度过山里的寒冬;白天,小女儿在设施完备的全科教室上课,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很关注;晚上,她还能用学校发的平板电脑跟我们视频。

更让我们开心的是,大女儿读小学时,城里来的师资虽然很好,但更替比较频繁;小女儿在七里校区的这六年,教她的老师也都是鹿鸣小学的骨干教师,而且很稳定。

在七里校区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两个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都很好。小学六年的美好经历也滋养着她们一路向前。2020年,大女儿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准备继续读研。在石梁镇初中读初二的小女儿,各方面表现同样不错。七里校区老师告诉我,过去16年里学校毕业并参加高考的276名学生中,进入高校就读的有257人,还有不少学生考上中科大、中国美院等名校……小女儿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务工家庭来说,孩子能进到好学校、遇到好老师,真切改变了我们整个家庭的命运。

浙江办好民生

实事大事记

2012年12月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制定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

2012年底

省委、省政府作出“双下沉、两提升”重大决策——推动“医学人才、城市医院”“双下沉”,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两提升”。

2014年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覆盖全省的大病保险制度正式落地。

我省以药品零差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

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与上海市一起承担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2015年

我省成为全国最早实现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5个省(市)之一。

2016年12月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将浙江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2017年12月

我省11个设区市全部完成剿灭劣Ⅴ类水验收工作,宣告全省范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

2018年6月

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在我省完成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2018年9月

经过一年的试点,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

2020年底

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全国首份全省域推行的教共体文件。

2021年11月25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延长了产假,增设了育儿假和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

2022年5月5日

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以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着力建设现代社区,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体,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陈宁 整理)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宁 纪驭亚 傅颖杰 徐坊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