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霞在数字化车间检查设备运行。 受访人供图
笔挺的白衬衣、工装裤,长发利落梳起。在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终端电器制造部生产副经理赵红霞就是大家眼中的励志传奇、进步标杆。
22年来,这位“外地来的打工妹”,从一名普通的装配女工做起,到生产班组长,到车间主管,再到生产副经理。不久前,她通过层层推荐选举,成为一名光荣的党的二十大代表。
智能车间的“管家”
装配、校验、包装……走进正泰终端电器制造板块的数字化车间,每一位参观者都会为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而驻足:这里,仿佛有双无形的手,调动着数个机械手完成一系列连续动作。眨眼间便走完一个步骤,每个环节严丝合缝。当记者问起这条流水线上生产出一个完整断路器要多少时间,赵红霞给的回答是:仅需1.2秒。
走在车间里,赵红霞仿佛身处自己的家:每条智能化流水线上的每个流程、每个零件,她都很熟悉。这是工信部认定的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容纳着数条正泰自主设计、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流水线。而她,正是这里的“管家”。
2017年,正泰首条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投入运行。最初,迈入智能化的全新工作环境,接触全套陌生而先进的新设备,工人心里都没底。人员调配、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流程再造和最终验收等重担,落在了当时还是车间主管的赵红霞肩上。
“设备调试是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记不清试验了多少次。”那时候,对于智能制造还不甚了解的赵红霞,一趟趟往返于工厂车间与装备公司之间,不断翻阅相关书籍、向专业人员请教学习,再回到厂里,查摆问题、反复打磨改进方案。
车间变得智能化,管理也需随之升级。赵红霞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管理办法,并将它编成了诗歌、歌曲,组织工人朗诵、传唱、比拼;依据不同人的条件和优势,她又挑出精干力量,集中培训、亲自示范。
就这样,从首条生产线的成功投产验收,到后来不断推广复制,赵红霞带领技术团队共完成了11条数字化生产线的优化和验收,实现全车间24小时满产运作,并将各类终端电器的日总产量从17.3万台提升到55万台,较传统车间生产效率提高335%,生产运营成本降低43%。
敢于学,尽力学
昔日从江西鄱阳来浙务工、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姑娘,是如何完成蜕变的?在熟悉她的老领导、终端制造部总经理江玉坤看来,赵红霞凭的就是一股“一心一意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的钻研精神,“什么都敢于学,什么都尽力学”。
2000年,赵红霞初入正泰电器终端电器制造部,成为一名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工作中,她总是主动请缨,专门抢别人不愿意碰的苦活累活干。凭着这股劲,很快,她就把装配流程摸得滚瓜烂熟。从最初的装配员,到后来的返修员、仓管员,每个岗位,她都踏踏实实干,把各个基础岗位轮了个遍。
“学习,能让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赵红霞说,要做个不甘于现状的“学习狂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我的机会。
2004年,赵红霞报名函授大学学习企业管理。三年后,她顺利拿到了大专学历。之后,公司创办了正泰工业工程学院,她立刻报名,成为第一批毕业的“优秀学员”。
就像一颗种子扎进土壤,赵红霞尽其所能,从专业学习中汲取营养,向着蓝天生长。
知心“霞姐”
在正泰终端电器制造部,赵红霞主要负责的车间是整个厂区最大的。这里有约1500名工人、17名生产班组长、8名仓管员,让每名员工找准位置、干得开心,是这位“管家”的目标。在大家眼里,她确实做到了。
平日里,工人们喜欢称赵红霞为“霞姐”,因她亲切和蔼,毫无架子,有什么苦恼都可以找她诉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她寻求帮助。
身为正泰电器终端电器制造部党支部委员,赵红霞很自豪:“大家都喜欢跟我聊天,家里的事、车间里的事,都会跟我说。”
最近,来自安徽池州的桂红“左右为难”,去找霞姐倾诉:原来,她想留下来长久发展,但也十分牵挂老家的孩子。放弃岗位回老家,她不甘心;把他们接来身边,去哪里上学成了压在心口的石头。了解情况后,赵红霞第一时间调动工会和党员小组力量,积极筹措,帮桂红解决了子女在乐清的就学问题。
在后辈方莉莉眼中,霞姐为人热情,点子又多,总是耐心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我们都很喜欢霞姐组织的知识竞赛、户外拓展、准妈妈慰问、新老员工交流会等各种活动,既缓解工作压力,又能提升工作积极性。”她说。
深入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及时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让工厂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舒心生活、安心工作,赵红霞说,这是她作为管理者和共产党员必须做好的事情。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22年,她深知工人们的不易,所以,她把所有人都放在了心上。
“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流向下道工序,不让一位工人带着负面情绪迎来新的一天。”赵红霞说,她将继续扎根生产制造岗位,不断学习提升,带领工人们一起奋斗,靠勤劳与智慧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