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以人民为中心 拱墅绘就多彩的“教育共富”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2-09-08 07:19:28

★加速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让“家门口上名校”逐渐成为现实

★金字塔构造的师资梯队培养,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持续动力

★回归教育本质,实现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杭州日报讯 “妈妈,我发现教室里的灯光比以前更柔和了,上了一天课眼睛一点都不酸。”刚开学,现代实验小学朝二校区学生吴芷境,回到家就笑着跟妈妈分享所见所感。

孩子的感觉是最真实的。在开学前,拱墅区完成了全域中小学及幼儿园2800间教室的LED护眼灯改造提升工程,是全市率先启动并实现护眼灯改造全域覆盖的城区。“亮睛护眼”行动也是今年拱墅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从细微处着手,切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或许正是拱墅区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的秘密所在。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城区,拱墅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两个先行”。

在全面构建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体系的过程中,教育是重要基石。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回顾拱墅教育过去这一年发展轨迹:学有优教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资源供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正在形成。这一系列的举措,让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加强,“拱·有优学”品牌深入人心。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面向未来,拱墅教育已勾画好了一张“美好教育”的新蓝图:将更好对接学生所需、家长所盼,建一流教师队伍,创一流教育业绩,在“两个先行”中奋力打造全省教育最强区,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教育共富”示范新局面。

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教育细微处下功夫 拱墅推动“教育共富”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在家门口上好学,这是很多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也是对“教育共富”最朴素的理解。拱墅区提出了“高品质建设‘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名校引领 又一批新校园亮相新学期

“家门口上名校”逐渐成为现实

新学期,拱墅有2所中小学、7所幼儿园投入使用,大气漂亮的建筑,让周围居民眼前一亮——

红墙灰顶,院落式布局,新落成的文澜实验中学慧澜校区简约大气。毗邻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瓜山未来社区,慧澜校区在设计上也散发着浓浓科技感。像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一体机、智慧讲台和实物投影仪,将完全颠覆传统课堂;智慧灯光、自动卷帘满足不同学习场景的光线需求……“我们将传承文澜中学办学基因,勇挑教改重担,为构建未来教育场景探索‘慧澜’新范本。”校长王亚权说。

“师出名门”的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小学部,是拱墅区政府与浙大城市学院合作创办的一所创新型优质公办学校。校长章汉平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学校将充分依托浙大城市学院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学生自觉成长为基本追求,努力成为百姓家门口好学校的典型代表、城市学院向‘百强’目标奋进中的‘金名片’。”

“十四五”期间,拱墅区还将新建公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78所。同时深入推进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加速推进辖区教育资源配置的优质均衡,让“家门口上名校”逐渐成为现实。

老校园迭代升级 焕发勃勃生机

让更多现代化教育理念“开花结果”

好的硬件建设,是开展现代化教育的基础。作为核心城区,拱墅区有不少学校相对较老,如何深挖它们的底蕴?近年来老校园改造提质工程马不停蹄,不少老校都“重获新生”。

比如百年老校青春中学,政府投入1.2亿,对校园来了一次全新升级。不仅校舍外立面焕然一新,更难得的是,老校缺乏的功能教室在改建中获得了很大改善:科学探究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国画书法室等30多间功能教室一应俱全。“提质强校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些教室和场地让学生在校的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得到保障。”校长杨水生说。

同样是百年名校的青蓝小学青蓝校区,新学期迎来了老校换新颜:红色的砖墙、高高的钟楼,满满民国格调、书院特色、中国风范。整个校园改造中,一楼门厅的变化是“点睛之笔”,它被塑造成一个钟书阁式的图书馆,让孩子们想阅读时,书本唾手可得。此外美术、舞蹈等功能教室的全新打造,让五育并举有了硬件支持。

此外,还有像风帆中学、现代小学朝二校区、和苑小学等城区老校均在硬件上实现了换代升级,这让更多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能在这些老校“开花结果”,让这里的孩子也能享受最前沿的教育。

大到入学、小到洗手 暖心行动一件又一件

细微处下真功夫 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教育共富’的本质是公平供给,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老百姓的获得感,这需要在细微处下真功夫。”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拱墅区为民办实事可真不少:

今年7月,拱墅区正式上线了一套“墅智入学”系统,面向28所小学试点。家长通过微信,就可核验孩子的入学相关信息并确认,即完成了新生入学报名,符合条件的新生直接在手机上就能收到学校的电子预录取通知书。一同上线的还有“拱墅区公办中小学转学预登记系统”,符合转学条件的户籍生家长,通过手机便可在线办理孩子在拱墅区公办初中、小学的转学申请。也就是说无论是入学还是转学,都实现了“零跑”,为家长减轻了负担。

天冷了,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的上厕所洗手会不会被冻着,去年拱墅区开展了“温暖掌心”工程,实施了温水自动感应洗手装置改造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全覆盖。既温暖了孩子的手掌,也温暖了家长的心田。

教育共富,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的无限期待。为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拱墅教育也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让老百姓满意。

教育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冒芽 拱墅为啥这么牛? 这套培养制度让教师队伍薪火传承

今年8月,第十三批省特级教师名单出炉,拱墅区翁奇、葛元钟、朱兴祥、曹爱卫、郤玲亚、张刚、张芳7位教师入选。2022年杭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拱墅教师摘下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近年来,拱墅教育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冒芽,其背后是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师培养制度。

一届产生7位特级教师 位列各区之首

金字塔结构培养模式“催生”更多名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每四年评选一次,含金量非常高,是教师的最高荣誉之一。在教育界,一位老师业务好不好,专业素养够不够强,特级教师是最高的评价。

此次拱墅入选7位省特级教师,数量居全市各城区首位。在教育学段上,实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在教育类型上,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均有涉及,实属难得。

“我能有今天的成长,离不开拱墅这片教育沃土的滋养。”作为新晋特级教师,郤玲亚刚踏入教坛就在湖墅学校,31年来从未离开。从事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寞,其受社会的关注度没有普通教育高,同时因体量不大,特殊教育在学术交流的面上,也无法和普通教育相匹及。

好的教育永远是与时俱进的,如何才能吸收最前沿的特殊教育理念,郤玲亚2014年参与了拱墅区教育局组织的智慧名师班,班里的导师洪佳琳、曹漱芹等,都是特殊教育界的大咖,郤玲亚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上名师班就是一个不断头脑风暴的过程。每次在课上学到一些新理念,马上回学校进行实践,当获得成效后,这种喜悦感也是我向更深层次领域研究的动力。”郤玲亚一上名师班就是8年,她很多特殊教育方面的感悟,也是在这8年学习探索中取得的。如今,已是省特级教师的郤玲亚也通过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带出了39位学员,其中不乏省、市教坛新秀,拱墅区的特殊教师队伍也日趋庞大。

郤玲亚的成长经历很好折射出拱墅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布局。打造教育强区,师资是核心竞争力,这其中名师的培养,是核心中的核心。根据教师的学术水平,拱墅区构建了一套“学科带头人—运河名师—省特级教师—领军教师”等四个层次的纵向发展体系,四个层次环环相扣。而在学科教师的垂直成长体系中,又按年龄结构分为新苗、新秀、绿荫、丹桂,定期开展“运河赛课节”,让各个年龄层的老师以赛促练,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不难发现,在这个体系之下,全区的师资队伍将形成完美的金字塔构造:“塔基”“塔中”的人层层往上送,让“塔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尖,最终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庞大气势和持续动力。

班主任职级制和激励机制“催人奋进”

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踊跃担任班主任

在名师队伍建设中,有一支队伍很特殊,那就是名班主任团队的打造。孩子对教育的幸福感、对校园生活的获得感,很大程度上和班主任有直接关系。

已有31年班主任教龄的王辉华,依然每天元气满满地活跃在班主任岗位上。这个教师节,她又收获了一个好消息,被评为拱墅区功勋班主任,去年她已被评为运河特级班主任,也就是说王辉华已经拿到了拱墅区班主任领域的最高荣誉。

是什么让一个班主任“老兵”有着持久的工作动力?“一方面我很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另一方面也在于拱墅区打造的班主任成长体系‘催人奋进’。”原来,拱墅区率先在全国探索班主任职级制改革,设置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级,促进德育队伍梯级成长。同时还出台了班主任队伍成长激励机制,每年评出一系列功勋班主任、名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新锐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同时还给予职级津贴和奖励性津贴,这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区里还确立了省市区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来更好丰富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开展。

“这些职级和荣誉,让我们感受到了拱墅教育的温暖,以及对班主任岗位的重视。”王辉华近年来也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踊跃加入班主任队伍。虽然这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只要你肯投入、乐奉献,一样能收获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实现五育并举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回归教育本质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拱·有优学”,优的是什么?在拱墅教育人看来,是一种优质的学习成长状态。“摒弃功利,我们更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始终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让孩子拥有笑容和自信。”这也是拱墅教育人的共识。

要贯彻这一理念,就需要让孩子从“唯分数”的大环境中脱离出来,真正实现五育并举,以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知识》进课堂创新升级

守好红色根脉 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外辐射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2018年,率先试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拱墅区,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一门课——《党的知识》。通过创新中小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新载体,让知党爱党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拱墅区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高度,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党的知识》进课堂2.0版,通过探索红色研学项目化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教室小课堂的认知学习走向社会大课堂的具身体验。

“党史教育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能只讲大道理,得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参与感和体验感很重要。”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的资源是庞大的,可以充分挖掘杭州市、拱墅区的本土“四史”教育资源和场馆,让中小学生在红色研学体验中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为此,由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发起编写的一本红色研学的项目化实践方案集(试行版),已经结集成册,下发到各中小学。同时拱墅区将搜集各学校在红色教育探索中的优秀研学成果,并整理构建教学导读交互式资料库,打造“党的知识”课程数智平台,实现优质红色教育资源的更广辐射。

引导学生将劳动渗透在生活点滴中

全区统筹安排 让劳动教育扎实落地

今秋开学,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怎么才能让劳动教育更好地落地,拱墅区早早就开始系统性探索。

去年12月,省教育厅发布了一份中小学家庭劳动清单,用卡通图案来描述任务过程。“相比于图片,有声有图的视频让学生能更清楚这一条清单内容我该怎么去做,让家长能更明白在家中该如何引导和评价。”区劳动教研员陈莹说。在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的统筹下,将1—6年级的68条清单,按年级分配到17个学校,组织开展拍摄。

“我平时也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本来是信心满满的,可是操作下来问题还真不少,比如洁厕液根本控制不好方向、有心理畏惧。”德胜小学的张晨朗同学在拍摄《清洗马桶》这一项目后分享了他的感受。

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也和老师、家长一起总结出了很多家务劳动的小妙招,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温馨提示,都通过这68个视频与大家分享。

此次“劳动清单”微视频拍摄,是拱墅区在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和落实家庭劳动清单的一个创新举措。希望通过微视频引导,能够真正实现家庭劳动的日常化,让家庭劳动渗透在学生家庭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全区将体育和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回归教育的本源 关注人的生命成长

前不久,拱墅区宣布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首批57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俱乐部会员单位。俱乐部平台成立后,将开设开展“运河杯”足球精品赛事,落实班级、年级、校级的三级联赛机制,共享师资、场地、文化、课程,通过“1241”区域校园足球新模式扩大校园足球普及面和参与面,从而形成人人踢足球、班班有球队、年级有比赛、全校有联赛,让足球运动在拱墅蔚然成风。

近年来,拱墅一直很重视体育和美育的发展。作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示范区,拱墅大力开展“一校一品”建设,每所学校有一项体育特色项目,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在美育方面,拱墅区充分利用各所学校的“宝藏场馆”,比如大关小学的民乐馆、长江实验小学的“十竹斋”、刀茅巷小学的口琴博物馆、求知小学的片庐博物馆、文澜实验学校的美术馆等,其中不少场馆里还有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让师生能在校园内,“零距离”见到喜闻乐见的“活态”非遗。

“我们一直都在提回归教育本源,什么是教育本源,那就是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拱墅的体育和美育不是面向少数人,而是尽可能让更多孩子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提升审美情趣。

接下来,拱墅区还将陆续成立“校园篮球俱乐部”“校园羽毛球俱乐部”等体育俱乐部,建立“运河少年”学生社团联盟、“运河少年”艺术总团及分团,充分整合全区资源,推动体育、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多方智慧合力 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喂,爸妈,我刚进入了载人航天任务飞行控制的中心大厅,看到正在空间站工作的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简直太酷了!”育才京杭小学张家诚同学兴奋地和家人分享在北京的难忘经历。

这个暑期,100余名拱墅师生,分两批来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探访我国最前沿的载人航天工程科研场所。这可不是走马观花,师生们还走进了1∶1还原的天和核心舱,参观了集成测试大厅、电磁兼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场,这样近距离体验,让同学们对航空航天充满了向往。

科技教育是智育的重要方面,从小在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很重要。2021年7月,拱墅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联合主办了“太空探索”夏令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能力。今年夏令营已举办到了第二期。

近年来,拱墅区始终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摆在育人的重要位置。全区每两年举办一届科技节,为青少年提供了活跃思维、发展个性的科技平台。拱墅还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科普教育的辐射面,培育了大关中学附属小学、长寿桥小学等一批全国校园航空航天特色学校。

未来,拱墅还将与北京空间应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起打造杭州拱墅航空航天科技学院,建设一个沉浸式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场馆,让孩子们的航天梦想从这里启航。

建立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推进“双减”持续深入 想百姓之所想 让“双减”有力度更有温度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一年前,国家发布“双减”新政,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政策落实不能风过无痕,如何持续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拱墅区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真正让“双减”有力度更有温度。

暑托班打造“局端”课程供校点单

扩大暑托受益面 缓解“看护难”问题

“我是第一次参加暑托班,本以为就是来写作业的,没想到有这么好玩的课程”。大关小学学生吴语陌笑着说。在舞蹈室里,全国艺术体操冠军王曼亲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着力量与柔韧的基础练习,吴语陌瞬间成小迷妹,跟着王老师学得有模有样。

今年拱墅的暑托班,获得不少家长和学生的连连点赞。其中不少课程,是孩子们首次接触,原来这些是拱墅区教育局为了做好暑托服务,创新打造的“局端”精品课程。除了艺术体操,还有景泰蓝制作、中国舞、创意插画、趣味编程、党史学习等30多门课程,面向拱墅区32个暑托点送课上门。

“有家长反映希望暑托班的内容能更丰富,为此区教育局专门整合多方资源,开设了这些‘局端’课程,供暑托点选择,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单’。”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暑托班受益群体也扩大了,像幼儿园、初中都纳入了暑托范围,服务学生达5000人次,缓解了不少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

十年磨一剑,作业改革迎来“3.0版”

实施多元评价,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今年4月,拱墅区获评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这也是在“双减”背景下,对拱墅在作业设置上为学生减负提质的探索,给予的高度肯定。

近10年来,拱墅一直投身于作业改革,从2011年启动“一本作业本”改革,到2017年底提出“晚十点,不作业”的举措。“双减”启动后,拱墅又启动了作业改革3.0版——“三增·双减”,并锚定“赋能、提质、增效”三个目标。

“首先是作业赋能,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实施能力,用增质来消除减量的担忧。第二是课堂提质,提升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从源头减负提质。第三是管理增效,探索区校两级作业备案制度,让作业的量透明化,让作业的质看得见。” 区教育研究院相关责任人介绍说。

作业负担减下去了,评价改革也得跟上。拱墅区探索采集多种数据,综合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避免传统评价中为了取得高分数,而再度陷入题海战,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以“素养导向、能力立意”,为素质教育提供落地的实践路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拱教 记者 王厚明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