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以人才为本,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十年成就 (2012年至2021年)
■超常规加大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近2倍、居全国第4位
■超常规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优势凸显,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10大省实验室全面布局
■超常规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累计取得403项进口替代成果,重大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上升到全国第3位
■超常规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5倍多(累计达2.8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近15倍(累计达8.6万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12年的17.62%增加到2021年的65.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超常规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浙江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75%增长到2021年的66%。“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回望过往,展望未来,创新始终是浙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浙江所面临的,是不进则退的发展压力,更是大可作为的历史性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新驱动是浙江唯一抉择。
之江大地,向来不乏生生不息的创新激情。在这里,我们来听听3位浙江人勇立创新潮头的故事。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斌:
勇摘“皇冠上的明珠”
到过杭汽轮车间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铁骨铮铮的庞然大物,它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运行时,哪怕其中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整个机器都动不起来。正因如此,国际上,工业汽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的皇冠。如今,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能造工业汽轮机的国家只有六七个。
从1958年杭州半山那片简陋的作坊式工厂起步,到如今工业汽轮机年产量已占全球的20%左右,迈入全球工业汽轮机生产第一梯队。身为掌舵人,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杭汽轮的晋级,得益于与自主创新发展的“同频共振”。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为了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工业汽轮机,一代代杭汽轮人前赴后继。尤其近十年,国产装备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加快追赶国际先进的征程中,更是不舍昼夜。
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杭汽轮快60岁了,终于迎来与世界先进同行同台“秀肌肉”的机会。当年,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首台(套)八万等级空分装置,装备在国家重点能源项目神华宁煤基地项目并成功投产。这是该装置第一次有了“中国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当天成功投产的消息从宁夏传回杭州,全厂欢呼振奋。后来我们还从前方专家那里得知,杭汽轮的工业汽轮机各项指标参数与国外设备相比,丝毫不逊色。一战成名,给了杭汽轮人更多信心,这标志着杭汽轮打开了这一领域市场的新局面。
作为“国之重器”的打造者,我们深知:杭汽轮自主创新的脚步只能愈跑愈快。
杭汽轮人都记得,2020年1月,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园区内,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驱动用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一举试车成功。它终结了国外对120万吨/年以上乙烯装置的垄断,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驱动用工业汽轮机诞生了!
这项代表“中国制造”里程碑式突破的技术背后,难度有多大?汽轮机不仅功率大,精密性要求还非常高。特别是高速运行时,转子震动最大幅度只能是一根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打个比方,就是在汽轮机运行时,其外壳上立着一枚一元硬币得屹然不倒。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如今,杭汽轮的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在大连、舟山等国家级石化基地里日夜不停、全速稳定运转。
可我们始终清楚,与制造强国相比,我们还有长长的一段距离。眼下,杭汽轮内部流传着一句话:皇冠我们已经有了,还差一颗明珠。
这颗“明珠”就是燃气轮机。它的设计、研发涉及的学科专业众多,产业链广,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长期投入和积累,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代名词,制造技术仅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十万等级工业用汽轮机要做到一元硬币不能倒,而燃气轮机也有挑战:要让一根蜡烛在12级台风面前保持不熄灭。一次次试验,一次次重来……
我常常鼓励研发团队,这注定是一场新的马拉松,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松劲。目前我们正争分夺秒地向这颗“明珠”全力奔跑,期待成功撞线的那一天!
海天集团副总裁、海天国际执行董事张斌:
三代的奋斗 产业升级不止
今年7月,作为海天集团第三代接班人,我我开始全面接手海天集团的经营工作。
祖父从生产农机起家,后转型进军注塑机(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在父亲手上做大做强、如今我接手的集团,创立已有半个多世纪,既有注塑机板块,也有近年来崛起的高端数控机床、压铸机、驱动控制系统及智能制造等板块,是全球领先的制造型跨国集团。
三代人三次产业升级,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我想,既有中国制造迭代升级的时代大势,也有海天紧跟时代步伐矢志创新的主动作为。
在海天,“创新”二字可不是一句口号——每年持续对技术研发进行投入,每5名员工中就有1人是科技研发人才。
我的祖父、父亲都曾不止一次回忆起这样的情景:2006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海天集团考察,当得知我们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时,习近平同志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遵循嘱托,我们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当时,我们的注塑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但从技术角度看,还不是第一。为了追赶国际巨头,我们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德国、日本设立研发中心,不惜重金,招引国外技术人才;与国内知名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在公司内部长期设立“技术创新奖”,鼓励员工自主创新……
这些举措,大幅提升了海天集团的创新能力。之后几年,我们的注塑机迭代加速,不断有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代表产品诞生。2017年,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在将注塑机做到全球前列的同时,海天又瞄准了做注塑机的装备——高端机床。
当时,高端工业母机基本被国外垄断,包括海天在内,国内企业用的数控机床等设备都要依赖进口。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创建了“海天精工”,专门研发生产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产品。
为能更好地与国际同行的产品作比较,我们还专门调整了注塑机生产车间的设备布局,将自主研制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相应的国外进口设备间隔摆放,逐一PK生产效率、精确度和稳定性,借此不断改进技术,终获突破。
目前,海天精工已跻身全球机床制造业前列,产品覆盖了龙门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削中心等四大系列、几十个品种规格。今年上半年,“海天精工”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同比增长60.99%。
海天精工之后,我们又瞄准了国产装备的短板——驱动,成立了海天驱动。如今,海天驱动大功率永磁伺服电机已居国内同行第一。
一有空,我就会钻进父亲办公室向他请教。父亲非常看重技术创新,在他的坚持下,海天集团每三到五年就会有一次重大的技术迭代。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老机械人对技术创新的痴迷,这对我的触动很大。在我迷茫的时候,让我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
再过几天,海天位于宁波的又一个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将正式开建。在这个投资30亿元的新基地,我们将规划建设国家级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高端装备的智能制造车间等。这是海天集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个里程碑,我对此满怀信心。
之江实验室类人感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专家施钧辉:
在这里做科研,Amazing
我时常跟人说,在之江实验室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2020年初,我结束了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生活,决定回国,生我养我的浙江自然是首选。这是我与之江实验室结缘的前因。此后发生的种种事情,让我更坚定自己的选择。
记得入职之江实验室的第一天,我的办公桌上就摆放了一沓厚厚的简历。当时我内心直呼“amazing(不可思议)”,因为多年的国外实验室经历让我深知,刚进入实验室,一般至少要花上大半年时间,用来组建团队、申请项目资金以及购买设备等。对此,我早已有心理准备。
可之江实验室不但为每个研究中心都配备了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还在我正式入职前,就已根据我的科研方向——光声成像领域,找到了很多优秀的候选人。不得不说,他们非常专业,十分清楚我的用人需求,并能够通过人才地图等途径,精准找到相匹配的人才。如今,当初这批候选人里,已有两位成为了我团队里的核心骨干。
同时,这里提供的研究经费,可以让科研人员无需把大量时间用于到处申请项目。特别是这里还配备了世界一流的声学实验室,对我们拓展声学研究和应用方向提供了极佳的科研环境。对我来说,一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二来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强大的团队支撑和极佳的科研条件,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系列的保障,让我和团队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研制了多种高性能超声传感器,突破了新型光声成像技术,申请了近40项专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自然》子刊上参与发表了2篇论文。这种科研的速度和效率,让我觉得选择回国、回到家乡的决定是“正确且值得的”。
我生在浙江长在浙江,深知这里就是一片创新的热土。如今,我能成为其中的创新分子之一,深感这是荣耀,更是责任。我每次回到老家上虞,总有人会找我帮忙解决这样那样的技术难题,我能感受到这些企业家强烈创新求变的渴望,很希望能帮到他们。
于是,围绕浙江正在打造的“互联网+”、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科创高地,我充分利用自身所学,尽可能贴近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比如我们用于芯片封装检测的超声扫描显微镜,上个月底刚刚做出了第二代样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用的检测设备几乎都是昂贵的进口设备,而这项设备可以说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还比如高分辨光声断层成像装置,这是我在之江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个装置不同寻常,光声相机可以拍到小老鼠的身体内部,每秒1000帧图像足以看到大脑里神经信号的传递。癌细胞扩散,甚至“追踪”单个细胞,光声成像都“看”得清清楚楚。在医学检测方面,足以颠覆现有的人体扫描检测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说,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只有人才越来越多,才能成为创新高地。我也乐于将这份幸福感传递出去,于是我通过各种机会介绍科研人才到之江实验室,已帮助之江实验室引进了多名优秀人才。
还有一点,杭州给人才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比如落户、子女上学和住房等,都有妥帖的安排,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正因如此,我才能安心地做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