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十年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我们这十年·来自浙江基层的报告】开放图强,撬动全球资源
发布时间:2022-09-19 07:25:00

总书记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充分发挥浙江独具的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叠加优势,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十年成就(2012年至2021年)

这十年,浙江外资规模稳定增长。

这十年,浙江外资质量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年实际使用外资从2012年的8.9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79.4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从6.8%上升至43.3%。

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进出口在全国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5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3位。


经济全球化,浙江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潮流。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以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在更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全面开放。如何更好地“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人把目光放到了“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等关键词上。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新:

乘着自贸区东风,无中生油

无中生油,这是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我是一名见证者。

2018年,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的第二年,《浙江自贸区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炉,明确以浙油中心为基础,推进“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其中,积极打造国际油气期现货交易市场是重要一环。

这是一件从0到1的创新工作,光靠浙油中心肯定不够,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经验丰富,已经上市了原油、燃料油等多个能源化工期货品种,上线了原油期货期权、石油沥青标准仓单交易等,在业内影响力很大。与它合作,也符合长三角期现一体油气交易市场建设的规划。

自贸试验区是“为国家试制度”的一片热土,浙油中心在这里,要为推进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作出贡献。最好的着力点,就是通过建立期现一体化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推动长三角区域更加具备国际定价影响力和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一次次调整股权方案,优化股权结构之后,2020年11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入股浙油中心,这是证监会系统首次对系统外交易进行股权投资。

半年时间,浙油中心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发布了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也就是外界熟悉的“舟山价格”。这意味着,我们拥有了首个以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定价基础的人民币报价机制。

打造“舟山价格”为什么重要?过去,航运企业、船供油企业以新加坡发布的普氏价格为基准进行交易,“舟山价格”的出现,有利于打破海外市场对价格形成的机制性垄断。舟山保税燃料油价格指数体系不断构建完善,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宁波舟山港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五、全国第一。

无中生油,浙油中心助推自贸试验区发展,不但要有大宗商品的议价能力,更要服务油气企业,凝心才能聚力。

2018年底我到任时,浙油中心已经有了近千家会员企业,但当时我们提供给会员企业的多是些注册、记账等最基本的服务,油气会员企业进入舟山后对金融、业务拓展等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为此,我们深挖客户需求,积极对接上游资源,相继推出了代理拍卖、代采+配送等新业务模式,与银行合作开展订单融资配套服务,与期货公司合作探索风险管理服务。一揽子供应链集成服务,得到了油气会员企业的欢迎和好评。集成服务是自贸试验区油气企业集聚发展的“催化剂”。从2018年起,4年多时间,浙油中心的供应链业务量从7000万元增长到了25亿元。

这两年,疫情影响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油气价格波动剧烈,20%的保证金已经不足以抵御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违约弃货的可能性大幅上升。我们思考如何为自贸试验区实体企业的稳健经营保驾护航,推动上线了“产能预售”模式,为供货商锁定利润,也为采购商拓宽经营渠道。今年,我们还实现了“浙油仓单在上期所挂牌交易”,打通了上期标准仓单和浙油仓单的仓单资源共享和互通。

我们参与和见证了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的一系列油品领域自由化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油品企业大规模集聚舟山片区,带动油品贸易年均增长83%,2021年实现贸易额7379亿元。

这几年,乘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东风,浙油中心整体实现了快速稳健较高质量的发展。一切过往都是序章,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让浙油中心再次实现质的飞跃,我们一直在思考、求索。

泰中罗勇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邬丹梅:

让走出去更快更稳

每逢介绍泰中罗勇工业园,我都会自豪地在前面加一个定语——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2009年,我正式加入泰中罗勇工业园团队时,这个工业园已经小有名气。早在2000年,华立集团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在自身海外设厂后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建立境外工业园,帮助更多中国企业降低成本参与国际产能合作。2005年,泰中罗勇工业园正式启动,规划建设成为一个集制造、仓储物流和商业生活区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

当时,泰中罗勇工业园还只开发了1.5平方公里,但已有15家企业签订合同进入园区。其中,来自浙江的企业就有皮尔轴承、浙江盾安、台州巨泰等。记得那会儿,入驻的中国企业最多可享受八免五减半,也就是8年免税、5年税收减半政策。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泰中罗勇工业园也成为中国企业东南亚投资热地。尤其近年来,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对接下,泰中罗勇工业园在吸引众多企业入驻的同时,还带动了泰国4万多人就业。很多客户因为自身“销地产”所需,主动上门洽谈合作,这也让我们的招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按照团队分工,我不是常驻泰国,但每年都会去泰中罗勇工业园几次,经常陪同国内客户前去考察。那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泰国首都曼谷到泰中罗勇工业园,开车约两个小时。进入工业园,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的景象更像是一个大公园,标准化的厂房就分布在大片的草坪和热带树之中。我们也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利用,打造绿色园区。

2020年1月,国内出现疫情前夕,我刚从泰中罗勇工业园参加完年会回国,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近几年的最后一次出国。随之发生改变的,就是工作方式。

这两年,我们推出了“云考察”“云谈判”等一系列“云招商”模式,让客户足不出国就能完成投资前需要做的所有工作。如园区现场和国内客户实时动态航拍看地;企业注册时,一改过去企业主现场办理的模式,由我们在泰国进行代办;从考察到注册再到申请优惠,全程都由我们帮助客户和泰国方面沟通,基本上所有流程走完需要一个月时间。

初期,很多企业不太能接受这种模式,毕竟海外投资往往“眼见为实”,基本上以观望为主。后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客户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商务模式,园区在疫情之下也实现了正常发展。

客户“走出去”的热情不减反增,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终端客户强烈要求企业去海外建厂,缩短供应链服务半径、实现快速响应;另一方面是泰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今年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颁布了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最高有13年的减免。

即便是疫情期间,泰中罗勇工业园依然在不断扩张。早期规划的一区12平方公里已经开发超过10平方公里,随之开始了二区建设。在我的记忆中,上次去工业园的时候,门口的商业楼还处于设计阶段,员工公寓也只有7幢。如今,园区的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已经逐步完善,员工公寓也增加到10幢,入住率达100%。

截至目前,泰中罗勇工业园已吸引180多家企业入驻,带动中国企业对泰投资超43亿美元,累计工业总值超240亿美元。我相信,当前全球供应链进入新一轮重构,浙江企业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走出去”,实现产地多元化,既能充分利用好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开拓新市场;又可以腾笼换鸟,迈向高质量发展。

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吉英:

一把雨伞卖遍全球

义乌,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成就了我。如今,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注册了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还拥有了多个店面,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件事都要诚诚实实地做、老老实实地做,别人才会相信你。这是我来义乌的时候,父亲告诉我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这些年来,我也是这么做的。

1997年,父亲让我一个人来义乌创业。一开始,我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客源,只能从早到晚守着市场里1平方米的小店面,连上厕所都要跑的,生怕这一会儿不在店面,就错过一单生意。

那时候市场里的商户大部分是“前店后厂”模式,一旦接不到单,就意味着工厂开不了工。为了让店里能多放点货,我总是把货叠得比我人还高,自己站到小方凳上,踮着脚向来往的客户推销自己的货品。

来义乌的第二个月,我就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当时,有一位客商订了价值4万元的雨伞,我按约定时间交了货,客商却迟迟没有打款。那时候,4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眼看配件供应商的还款日期就要到了,我自己咬咬牙,找亲朋好友凑了钱,将货款全部结清。这件事给了我很大打击,但也让我迅速成长起来,凭借着诚信积累了一群供应商。

随着中国加入WTO,义乌市场外向度越来越高,我结识的外国客商越来越多,外贸生意也越做越大。我清楚地记得,我认识的第一位外国客商是巴基斯坦人。当时,我根本不懂英语,只能通过按计算器确认价格,这一单下了价值8万元的雨伞。后来,这位外商说,是我的诚恳与热情打动了她。我和她也成为了好朋友,一合作就是十几年。

在与外商的交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英语的重要性,便利用闲暇时间,报了英语、阿拉伯语学习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我开始尝试用英语、阿拉伯语跟外商做交流沟通,外商朋友既惊讶又欣喜,之后的生意也更顺了。

早期进店采购的外商,主要以中东、非洲为主。后来欧美客商也越来越多,比如波兰、捷克、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还有我连名字都没听到过几次的国家。在我看来,这与“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国家的客商所了解和认同不无关系。

近年来,义乌发挥市场、改革试点等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全方位提升国际贸易和涉外综合服务水平,朝着世界小商品之都目标迈进。义乌市场走向国际化,我的国际“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如今,与我合作的客商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微信好友里,光外商就有4000多人。

生意做大了,新的烦恼又来了。我发现,虽然我生意不错,但产品附加值却不高。一味拼价格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我成立了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开始走公司化经营之路,打造自己的设计、生产、销售团队。我还在国外注册了国际化商标,邀请法国团队为品牌设计一套国际化的形象,并在100多个国家注册了涵盖20多个大类的“RST”商标,进军国际中高端市场。

启用全新的品牌形象后,我又开始思考如何创新。每年,我们都会上新数十款产品,在里面加入很多新技术和创意。“品牌+创意”,让我逐渐成长为义乌伞具行业的佼佼者。

这两年,随着直播产业的兴盛,我也开始尝试做一个“网红主播”。现在,我已经能熟练地在Tik Tok等平台直播带货,在线人数少则六七千人、多则两万人。直播间里也会有人问我,都当外婆的人了,怎么还当“网红主播”。卖产品,不是我开直播的最终目的。我更想通过镜头,打开更广阔的视野,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我们的企业、看到义乌的市场、看到义乌的发展,了解属于我和义乌的故事。

c2b0d343d4b1a3140bd085569099f836_zjrb2022091900004v01b005.jpg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金梁 何贤君 拜喆喆 见习记者 张琬琪 共享联盟义乌站 陈洋波   编辑:郑海云
十年成就(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浙江外资规模稳定增长。这十年,浙江外资质量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年实际使用外资从2012年的8.9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79.4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从6.8%上升至43.3%。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