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杭州π 青年说】聆听,青春之声!
发布时间:2022-11-10 09:18:26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在杭州,有这样一群青年,以青春之名,立足平凡岗位,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把力量沉淀在干事创业的前线,把梦想定格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征程中,谱写着建功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在杭州,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走进机关单位,讲一讲青年担当;走进工地一线,说一说美好蓝图;走进学校课堂,讲述浙江故事、杭州故事;走进车间班组,聊一聊奋斗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是一个把党的政策理论“输入”自身再到“输出”他人的过程,通过让青年宣传青年、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影响青年,最终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杭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期《青年说》我们就来听听年轻宣讲员们是如何以理想领初心,以初心印理想,扬鞭奋蹄闯时代!

守好三尺讲台 点亮学生信仰之光

宣讲员 张国军

中共党员,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政治一级教师,杭州市金牌理论宣讲员,贵州省黔东南州优秀脱贫攻坚干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竭尽全力为孩子们做点事情,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一名高中政治教师,2019年8月23日,我告别家人,背起行囊,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同在一片蓝天下,这里的孩子拼尽全力,想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在贵州黔东南支教的一年里,去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家访是我们支教老师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有一次,我去班里小林同学家家访。刚进屋,我看见小林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泡面。“你要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我有点生气地责怪她。话音刚落,小林怯生生地看向我,慢慢把泡面放在了凳子上。小林爷爷小声地在旁边嘟囔:“没有经常吃,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她念叨很久了。”

趁着跟爷孙俩人聊天的间隙,我环顾着这个普通的农家小屋:苗族传统的木制板房四处透风,门口杂乱地堆放着几件破旧的农具,屋内一张泛黄的圆桌上摆放着一盘早已干瘪的水果……这次普通的家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支教教师身负的使命——我们走进大山,是为了孩子们更好地走出大山。

支教结束回杭州前,小林代表全班同学给我颁发了一份特殊的荣誉证书,并对我这样说:“张老师,我一定好好读书,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回到这里,站在你站过的三尺讲台,讲你讲过的课!”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思政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提出的要求: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成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对此,我的理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我将继续发扬在贵州黔东南州扶贫支教的奉献精神,在教育教学上不断谋求创新,探索教学新手段,以身边事为素材,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作为杭州市金牌理论宣讲员,我也会继续进学校、入社区、走工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朴实无华的家常话、大白话,用栩栩如生的真情实感打动人,最大限度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跑出新时代思政课铸魂育人加速度,为新时代德育教育迈向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我把爷爷的故事讲给您听!

宣讲员 张哲玮

共青团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00后”宣讲员、浙江省青年宣讲团讲师、杭州市金牌宣讲员、杭州市优秀理论宣讲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952年,我的爷爷17岁,作为高炮团的一名战士,他跨过鸭绿江,走上朝鲜战场,用炮火防御打击敌方的轰炸机。

他所用的M1939式高射炮,长2.73米,重2吨多,需要5个人一起合力操纵。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17岁的少年,身形单薄,要操纵如此大的炮台,已然是难度不小,加之敌军的战机不断袭扰,随时都有战友在身边牺牲……而今,作为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爷爷常常给我讲述他的战斗经历:在一次战斗中,指挥所一声令下,所有高射炮准备发射,而爷爷所在的炮台,遇到了卡膛的紧急情况。如果不能顺利发出炮弹,随时都有可能会连炮带人一起原地爆炸。当时情形十分危急,只能启用预备方案,用拉火绳的方式引发炮弹,谁来冒这个险?爷爷毫不犹豫地说,“我是排长,又是炮长,我来!你们撤出阵地!”爷爷拉动火绳,随着“砰”的一声,炮弹顺利发出。战士们顾不得放松,继续面对枪林弹雨,个个英勇迎战。战场上杀声如雷,热血如注!

在我很小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就已经刻进了我的脑海中。每当我捧起爷爷当年的战斗勋章,军旅梦已经深深在心里扎根。

2019年9月,我参军入伍。初入基层连队时,各种挑战就摆在了我面前:早上一起床,早训五公里外加单杠五组,完成训练后整条手臂都开始发麻变肿,吃饭夹筷的时候手都在颤抖;紧急拉练时,穿着厚厚的作战靴,身上背着沉甸甸的背囊,一天要行军40多公里,脚上布满水泡但没有一个人掉队……两年军旅生涯,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组织纪律性和自控能力强,意志坚定。当我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都能骄傲地喊出,“我可以”!

今年7月,我成为一名宣讲员。9月,我和伙伴们走进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杭州市听涛小学、富春湾新城等地,把爷爷和战友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也把自己的军旅故事带给大家。在学校的操场上、在礼堂里、在讲台上,一次次面对听众,每一次宣讲,点燃又一批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火;每一次宣讲对我内心也是又一次洗礼。

未来,我会坚守在宣传员的队伍中,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继续讲好军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把部队养成的良好习惯、精神风貌传递给更多的身边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我们是“英雄”,但请别让我们当“英雄”!

宣讲员 耿方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政治指导员,杭州市金牌理论宣讲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责任在肩,誓言在心,对我们来说,浴火前行,火焰蓝,是勇气的颜色。

小时候,我看着电视里那些在危险场景里永远逆着人流走的身影,内心的敬佩与崇拜油然而生。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IT行业的高薪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穿上战斗服,登上消防车,把自己练成铁、淬成钢,踏上了与“火”打交道的新征程。

入队不久,一场救援让我终生难忘。2013年的元旦,萧山某机械厂突迎大火,过火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30个消防站、63辆消防车迅速赶赴现场。在400名官兵的齐心协力下,大火终被扑灭。但遗憾的是,三名战友再也没能走出火场。看着他们的遗体从废墟中抬出,我在寒风中伫立了许久;遗体送别的那一天,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漫天飞雪中,更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英雄出征,无问西东。

不苦,不累,不消防。2016年12月,杭州某轮胎厂突发大火,一时间烈焰翻滚,毒气冲天。危急时刻,我带领战友们集结而出,在冰与火的交织中,接续奋战30小时。收警归队时,我已满身焦油,一身狼狈。2017年7月,杭州某大厦烟火遮天,120多名居民被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百姓无一人伤亡,救护车接走的,却是数名中暑、中毒倒下的青年消防战士……

面对熊熊烈焰,我们选择向火而行;面对灾难,我们以血肉之躯前赴后继;面对危险,我们用铮铮傲骨铸成铁壁。生死一线的经历并非人皆有之,但却是我们的日常,时刻做好准备,守护一方平安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在近12年的消防生涯中,我从一开始希望自己能一生救火,到如今我更希望消防员当英雄的机会越少越好。对于许多人来说,我们消防员的工作就是战胜眼前的火焰,殊不知预防更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让我深有感触,消防的核心既是灭火也是防火,从身边预防做起,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对我们消防员的守护和回馈。

其实,对于消防员来说,我们与大家都是安全共同体,每个人都是消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如果大家能多一些消防意识,社会就会多几分平安,防患未“燃”的点滴行动就是对我们最好的爱护与莫大的支持。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现在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防设备,用全新的数字化手段,有效提升了城市火灾预警能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防灾永远是根本,让我们坚守“全民消防”的理念,一起携手守护杭州这座美丽城市的平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何去非 见习记者 刘悦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