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嘉兴南湖,轻泛粼粼波光;湖畔的嘉兴科技城里,创新热潮涌动。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下称“长三院”)总部就坐落在这里。2003年,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决策,促成浙江省与清华大学省校合作,长三院作为浙江首个省校共建新型创新载体,开启了浙江科技创新的全新探索。
19年过去,昔日这片稻浪翻滚的乡村田野如今已是人才荟萃、动能澎湃的科创高地。长三院共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500余家,引进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探索出一条省校合作的有效路径。2019年,长三院作为唯一创新载体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这里为圆心,创新动能辐射半径在不断扩大。
即将迈上建院20周年的新台阶,长三院下一步怎么走?“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引领。”长三院副院长杨向东手中拿着打印下来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都被划上横线,做了批注。“从这里能读懂我们肩负的创新使命,也能看到长三院未来发展的清晰轮廓。”他说。
记者随杨向东探访这片滚烫的创新高地,从成立不到一年的乌镇实验室开始。该实验室由桐乡市政府、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三院三方共建,落地桐乡凤凰湖科技城。
目前,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总人数扩充到82人,硕博人才和高级职称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3%,还很“年轻”的实验室配备了一批资历深厚的“老将”。
清华大学的博士姚方周兴奋地带着我们去看他实验室里的新设备,“把手机放在这台蔡司X射线显微镜下,不用拆开外壳我们就能透视内部结构。”他说,“有了它,我们现在能给所有的材料拍摄‘脑部CT’。”
和姚方周一样,这里的科研人员很多都来自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跨越千里、一路南下,这一方实验室成了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也是孕育他们天马行空创新灵感的造梦工厂。
引才清华,落地桐乡。乌镇实验室一头牵引学院的人才资源,另一头对接新材料产业的市场需求。“正是直接面向应用场景的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全新动能,盘活了科研,也撬动了地方产业。”长三院桐乡创新中心副主任郑卓说。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是长三院长期坚持的使命,其首倡的“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新型创新体系,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大助力。
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是风险极高的“万丈深渊”。6年前,杨向东带着迈过这道深渊的决心从北京来到嘉兴,成立长三院智能装备中心。
一家企业向杨向东提出,能不能生产出一张“会说话”的智能床,在睡眠过程中感知使用者的身体情况,并呈现一份数据帮助他们进行健康管理。受到启发的杨向东将目光投向大健康领域,普普通通的一张床装上传感器,成了在睡眠时保驾护航的“健康管家”。
“科研成果、样机都出来了,结果企业难以投入量产,创新思想的应用推广也遇到困难。”此前科研工作过程中也多次遇到类似情况,杨向东开始思考,“研发和市场应用两个环节之间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起步较早,但大多存在科研基础薄弱、人才不足的问题。“对方跟我说,创新的产品、技术和思想让传统企业接受和消化是非常困难的,公司里甚至凑不出一个懂大数据的团队。”于是,杨向东提议让这家传统企业和长三院共同成立一个数据服务公司。
麒盛数据由此诞生。杨向东形容它“长着清华的脑袋,但是又带着企业的双足”,做好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让产品和创新思想在产业端落地,打通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目前,这些智能床和健康管理产品已在国内推广销售。接过老有“数”养的使命,他们为百余户困难老年人改造“家庭养老床”,在浙江、江苏、上海、陕西等多地与养老机构和政府共同推广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创新解决方案。
长三院的创新探索还在继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杨向东说,这也是长三院下一个五年的目标愿景,即打造应用端的高端研发平台。换句话说,他们不仅仅只想引进一批项目、孵化一批企业,而是想成为区域内一处科技创新动能的策源地。
目前,长三院已完成在浙江省的全面布局,以嘉兴为总部,杭州、宁波、台州等地院地合作机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长三院的科技平台服务能力已覆盖上海松江、普陀、浦东等地和江苏的一些地市,不仅在浙江扎下根、立住脚,还具备了辐射、服务长三角的综合实力。接下来,长三院将代表浙江参与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建设浙江中心和专业化研究平台,还会结合国家和省卡脖子技术需求清单,重点在生命健康、新材料、柔性电子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走出长三院,已是夜幕降临。抬头仰望高耸入云的双子大楼,“清华”二字在楼顶闪烁。科技之光,像一颗宝石点缀着嘉兴的夜色;吹遍整个长三角的创新之风,久久拂过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