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杭州π 青年说】宋代往事
发布时间:2022-11-17 14:26:18

宋韵,它就在那里。

诗词、书画、琴棋,焚香、斗茶、插花……那些宋人们用过的物件、生活过的痕迹、凝聚起的人文气韵,被有意无意地保留下来。

这些留存至今的实物、文字、名称、风俗等等,当我们探寻往事之时,它们也在回望存世千年至今的影响。

作为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宋韵文化的当代价值被不断挖掘。无论是“掘地三尺”还是“破壁”“出圈”,抑或是IP转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上它,并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它、弘扬它。

这些年轻人,这些来自新时代的方式和视角,正成为促进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与“传承”的力量,也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有力宣讲。

宋韵,它就在那里。这将是一部由年轻的“古今传话人”共同完成的特殊的“宋韵纪录片”。

“宫里人”王征宇

透物见人说往事

每个人的一辈子,可能都在寻找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一件可以忘我的事情上。于王征宇而言,德寿宫的发掘和保护,就是这样一件事。

从2001年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德寿宫遗址进行了四次持续20多年的考古发掘。其中,2006年、2010年和2017—2020年的德寿宫遗址发掘,王征宇都是考古领队。他参与这个项目15年,是名副其实的“宫里人”。

“文物,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而考古人,就是其间的传话人,我们要做的,就是透过实物见到人。”

2006年,第一次进入德寿宫,他就有了无限的想象。一个酒坛封泥,让王征宇看见了宋人。“这个酒坛封泥上面,写着‘梅花’,也不知是酒的招牌还是原料。还写着‘上品’,大概是这酒的品质很好。”

一坛好酒或许开启了源源不绝的灵感。2006年,王征宇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西宫墙。

2010年,王征宇和他的团队寻找到了德寿宫的“客厅”——宋高宗赵构在此居住20余年。客厅位置找到后,又过了整整7年,考古团队最终确定了大殿的方位。“当时挖到了特别大的柱础,这显然是正殿的位置了,那时真的特别兴奋。”王征宇说。

瓷片、瓦当、墙砖……被双手、手铲、毛刷等一点点捯饬出来;便门、水渠、水闸……被一点点恢复出来;园林、“飞来峰”“小西湖”……方位被一一印证;这座曾毁于大火,消失数百年的德寿宫,正被考古人员一点点地寻回。

所发掘的遗址能够成为世界遗产、重要遗址得以原址保护、能建成遗址公园服务社会,这是考古人的三大幸运。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征宇看来,如今德寿宫遗址得以根据考古复原保护展示,是作为一名考古人最为欣慰的。

德寿宫的发掘和保护,有它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作为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的开篇之作,德寿宫将提供至为重要的实操经验。作为宋韵文化传承展示的重要载体,德寿宫遗址近日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即将与世人见面。

在新时代,考古人不仅要做好发掘和保护,还需要传承和弘扬。在考古中,王征宇对“宋韵”感受深刻:十字的拼花地砖、考究的屋檐砖、错落有致的园林造景,体现了南宋人对于艺术生活的追求。

“德寿宫遗址的发掘,是几代考古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未来这项工作也必将继续下去。”王征宇不仅是考古人,还是策展人。

不久前,王征宇策展的“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向公众开放。展览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的社会风情与文化意象。

“考古是探索南宋皇城与现代杭州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南宋的实物遗存。”王征宇说,“我们用一双手发掘出来的遗址,能以这样一种全新的又融入现代科技的方式展现给大家看,是给杭州添上宋韵这一道非常有意义的注解。”

上殿堂演说、下田野劳作,查资料、读文献、看宋画,做展览、办讲座、写文章……构成了王征宇作为考古人的日常。

而杭州人骨子里对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的巨大认同,都散落在考古人那些细碎的日常中。

国风达人“小一姐姐”

让宋韵从“指尖”跃动于亿万孩子的“心尖”

宋韵最江南,人文杭州味。宋韵文化作为杭州城市的精神根脉,正在不断被人们用不同方式去探寻、品读和诠释。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在视频中,一位身着汉服、笑容甜美的女子,伴随着舒缓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以手势为舞,轻巧灵动,让宋词穿越千年而来,吸引了无数小朋友和年轻宝妈们。这位主角就是风靡互联网平台的“国学古诗手势舞”首创者——“小一姐姐”秦一。

“让手指舞和诗词相结合,手势和词意相对应,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更容易记住那些难懂的诗词。”“小一姐姐”说,创作之初衷,仅仅是希望2岁的女儿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轻松背古诗,感受国学之美。“我是一名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爱好者,我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词,编创成国学古诗手势舞,教自己的女儿学古诗,也分享给了全国的小朋友们。”

在“小一姐姐”看来,宋韵文化是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如果说传承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那么发展文化更是一种时代责任。

4年时间里,她的作品几乎全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尤其是生活在杭州这座浸润着宋韵美学的城市,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为杭州留下了数不尽的著名诗词。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杭州的诗意与风雅。”在“小一姐姐”的作品中,经常选用宋词进行编创,通过视频、声音、文字、手势的融合,展现出更多主题化、趣味化、系统化的短视频作品,让宋韵文化“破壁”“出圈”,赋予了它更丰富的表现空间,有助于更形象地表达诗意。

“小一姐姐”是传播宋韵文化的参与者、践行者,围绕古诗词进行二次创作,让宋韵文化的感染力只增不减并通过互联网泛起了更大的涟漪。

目前,她已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2200多个短视频作品,播放量超过100亿,全网粉丝超过2500万。近日,她也有幸成为2022宋韵文化节“宋韵文化探访团”中的一员,带动更多市民游客体验浓厚的宋韵文化。

开创未来,守正创新当与时代结合,更应“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手势要简洁易懂,动作不仅要加入手语元素还要配合诗词的意思和韵律,包括视频的配乐也要找节奏感较强的传统古典民乐。有时候,为了配合诗词的意境,我们还会特意选一些自然景色或古镇古宅进行拍摄。”在创作的过程中,“小一姐姐”一直都在推陈出新,与当下流行的元素相融合,把宋韵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充满“烟火气”。

在短视频日益成为主流表达方式的今天,文化也能以此为媒与人们“握手”。在宋韵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符合当下审美的方式表达,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弘扬国粹,传承经典,这是“小一姐姐”一直坚持的尝试和努力。未来,她将向越来越多的人讲述,这片土地上千年宋韵的传承与活力杭州的新篇章。

“香九代”周科羽

为千年非遗“香火”绵延寻找新坐标

静坐一炉香,万事可思量。

一股氤氲,袅袅升腾,或暗香悠远,或冷香清逸。香台上摆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香料、线香、香丸……周科羽正在用香案上的炉瓶三事,进行宋式隔火空熏,那炮制后的合香的淡淡香气,融进每个时代,而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又都会注入了自己的文化创造。

焚香,是宋人热衷之事,与插花、挂画、点茶一起被称为“君子四雅”,也被戏称为宋人“四般闲事”。周科羽是杭州合香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景堂制香老字号第九代传人,南宋香药局、元御香局掌司制香官印传人。“净手、焚香,宋朝文人雅士每天的生活,都始于点燃一根香,香也是我们了解宋韵文化的一把钥匙。”周科羽说。

云景堂老字号缘起杭州。在南宋时期,浙江南宋皇城临安大内,设立“香药局”掌筵席上备办各种香料、香具等。到了元代,原“香药局”人员被重新划分设定为“御香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重建,在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御香局”的最后一支张氏家族——张梅甘创立“云景堂”香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现存香方一千六百多种,除了市面上常见的古方外,还有许多是独家配方。

人以香传,香以传人。“小时候我就特别爱看外婆制香,家里随处可见的香方,让我对香充满了好奇。我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玩着香,看着一缕缕烟,那时候我就认为:香,就是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90后”制香人周科羽谈起香时,总是神采飞扬,2016年他带着传承的技艺,老号新开,成立公司,让香文化不再局限于庙宇神坛之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一帘春雨暮,悠悠熏得绿茶香,点起一根名为“宋茶”的线香,专属的“杭州香味”弥漫开来,雅香沁心。“‘宋茶’‘宋梅’‘满陇桂雨’是我们目前销量最好的三款香,也是分别结合了杭州的龙井绿茶、超山梅花、满陇桂花创新研制出的香。我们现在每一爆款的年产量都在200千克以上,高峰的时候1个月能售出几万份。”周科羽介绍道,从香的研制、包装设计,到产品推广,他和团队一直在摸索和前行。

让宋韵文化中的非遗制香技艺与现代社会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受众的期待。“从过去到现在,云景堂就是我们的招牌,是一种‘记忆’,我们要把这种‘记忆’转化为‘可以持久的记忆’。不拘泥古法,在应用上创新,我们也开发了更符合现代人生活和需求的衍生品,有香牌、香枕、口罩等。”周科羽说。

云景堂的重新出发,推动了制香的创新开发;制香的创新开发,也强化了云景堂的品牌辨识度和竞争力,两者的相辅相成,让周科羽有信心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接下去,我希望能与多方力量加强合作,打造香文化博物馆,来展示体验香文化;创立非遗研学基地,来培养非遗传承人才,让参与这个行业的人越多越好,让非遗传承越繁茂越好。”

燃香一炉,以触世间万物。正是如周科羽这样一代代人的接力,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发展的完美嬗变,为宋韵文化的复兴与发扬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刘悦 记者 郑晖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