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1-11 08:11:51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既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现实需要。

第一,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生产性收入。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例如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农民创业经商者众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创新机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引导资本向乡村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二,依托乡村资源优势,增加村民资源性收入。资源就是财富。在乡村振兴中,应充分利用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发展“乡土文化之旅”“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增加村民的资源性收入。

第三,探索乡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土地股份制、土地股份混合制、土地托管等集体所有权实现途径,通过出租、拍卖、入股等形式对农村闲置资产进行流转盘活,扩大乡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不断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

第四,发挥资本集聚效应,实现村民财富增值。将村民资本集中,实施规模生产经营,打造乡村企业的“大船”和“航母”,实现从“企业群”向“产业群”的转变,扩大资本利用率,让农民合理分享资产增值收益,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行为、社会体验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

第一,建立乡村治理协同领导机制,深化乡村治理改革。建立和优化五级书记领导机制,强化党的领导,加强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保证乡村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第二,整合乡村治理主体,实现乡村善治。整合村民个体、乡绅名贤、村委会等诸多力量主体,打破彼此互不沟通的界限,在密切交往中提高村民协同参与意识,形成乡村治理主体,各力量主体广泛参与、协同治理乡村事务,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

第三,构建乡村制度安排,规范乡村治理。建立乡村治理主体资格条例、乡村治理章程等规范性制度安排以及乡村决策流程、乡村财务管理流程等程序性制度安排,对村民权利、乡村权力的实现过程、运行流程等都进行明确的界限和规定。

第四,建立沟通协商、监督反馈机制,优化乡村治理。一是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沟通和监督机制,通过沟通协商、民主决策乡村事务,并对乡村治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二是畅通协商和监督渠道,充分运用乡村信息栏、广播站、网站、公众号、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建议和意见征集。三是及时发布和反馈沟通与监督信息,并准确向村民发布和反馈信息,实现乡村共同的有效治理,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乡村精神家园

丰富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

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

第一,加强精神引导,促进村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挖掘农村传统道德资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村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第二,做好家谱的编制和乡规民约建设工作,强化村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通过家谱的编制和乡规民约建设工作,激发村民家族和村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

第三,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应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平台,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传统节日仪式等形式,锻造农民的文化习惯,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第四,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各乡村可以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特点,凝炼文化建设方向并形成共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推动力。

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保证乡村振兴建设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民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保障。

第一,加强水利、道路等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旱涝保收”。这不仅保证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同时也为农村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加快饮用水、通信网络等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加大饮用水(自来水)管道覆盖建设,加强供电、排污、通信网络建设,做到“家家通电、户户联网”,构筑乡村生活设施共同体,不断提高村民现代生活水平。

第三,加大教育、医疗等发展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发展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乡村图书馆,全面完善农村医疗设施,构筑乡村教育、医疗发展设施共同体,为农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加大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修建和扩建乡村活动广场,建立和完善乡村文化娱乐设施,让村民农闲之时,有地可去、有处可玩、有法可乐。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引领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严格乡村工业准入制度,合理规划乡村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积极引进低能耗、高效益工业,选择性发展乡村工业;合理规划乡村工业布局,实现乡村工业之间联动、乡村工业与村民生活联享、乡村工业与农村现代化联进的发展目标。

第二,改革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行乡村农业的新一轮“耕作革命”,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农家有机肥,切实保护好耕地及农村生物资源,发展绿色农业,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料,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三,加大乡村再生资源的生态回收利用,拓展乡村生态空间。坚持开源和节流并举方针,集中处理回收乡村工业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扩大农业废弃物利用,节约农村生态资源。

第四,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和宣传,营造良好乡村生态氛围。构建县、乡、村、户的全线美丽格局,加强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的良好生态氛围,助推乡村振兴。

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乡村振兴厚植人才根基。

第一,培养人才,保证乡村振兴力量。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首先对乡村现有种养大户、经纪人、专业户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市场敏锐度和管理水平。其次对普通农民进行定向培训,使他们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技之长,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第二,引进人才,充实乡村振兴力量。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出台相应的配套服务政策,吸引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和各类农业专业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第三,留住人才,强固乡村振兴力量。建立和创新各类乡村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各类平台,鼓励和支持大批人才留在农村、扎根农村,不断巩固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第四,外聘人才,壮大乡村振兴力量。积极对接各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强化乡村振兴的决策咨询和专家指导,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再上台阶。(作者系浙大城市学院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杭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基地研究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鲁明川   编辑:郑海云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