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 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访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向喜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1:14

image.png

新华社讯 4月7日至9日,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简称榆林国际煤博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以“高端引领、多元融合、低碳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煤炭及能源化工先进装备、智能开采前沿技术等,共吸引参展企业756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50余家。

本届煤博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就展会相关情况、榆林高端能化基地建设及发展等相关问题专访了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向喜。

抢抓机遇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新华社客户端:就本届煤博会而言,与以往有何不同?对榆林有何重要意义?

杨向喜: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抢发展,为了有效发挥会展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把本届煤博会举办时间从以往的9月份提前到了4月份。

本届煤博会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展览展示规模大。首次启用榆林会展中心室内展馆,设立了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低碳发展等6个展区(智能制造展区、智慧数字展区、绿色矿山展区、高端装备展区、综合形象展区、低碳发展及国际展区),参展企业达到756家,展示面积突破6万平方米,均为历届最高。

二是专项活动有特色。6个专项活动(一是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院士论坛,二是陕西氢能运力场景投运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是榆林市重点产业链合作推介会,四是2023中国(榆林)-韩国产业推介暨经贸合作洽谈会,五是第二届榆商回乡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六是榆林羊绒毛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榆林羊绒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围绕能源化工、聚焦转型发展,突出高端能化、装备制造、金属镁、氢能、羊毛绒等重点产业,通过院士论坛、产业推介、经贸洽谈、集中签约、时装展示等多种形式,专家学者与中外企业齐聚一堂,共话新机遇、共谋新发展。

三是国际化元素丰富。榆林国际煤博会经过16届的举办,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范”越来越足,出席和参加本届煤博会的有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4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参赞,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3个国家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一共60多位国外嘉宾;有巴斯夫集团、久益环球等美、德、法、韩10多个国家的50多家国际企业参展,多个中外商协会参与经贸洽谈,首次单独设置了韩国馆。可以说,本届煤博会的国际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历经16年的发展,榆林国际煤博会已成为全国能源化工行业的品牌展会。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榆林国际煤博会的行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以更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加强经贸合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多措并举 推动多能融合发展

新华社客户端:“多元化”是本届煤博会的主题之一,怎样理解其在建设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中的深刻内涵?为此,榆林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杨向喜:本届煤博会的主题就是“高端引领、多元融合、低碳发展”。近年来,我们以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积极推动多能融合,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立足榆林能源资源禀赋,发挥煤油气组合优势,巩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的规模和产量,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壮大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1374.5万千瓦,去年组建了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运了世界首个规模化的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示范中心项目,本届煤博会上还将举办20辆氢能重卡的投运仪式。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建设多能融合示范区,构建煤、油、气、新能源等多轮驱动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二是推动原料结构多元化。第一,积极推进煤、油、气、盐资源一体化多联产,已经建成了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制烯烃、北元化工100万吨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等项目。第二,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多元化利用,已经建成了精益化工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神木富油50万吨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陕煤120万吨/年粉煤热解等项目。第三,积极推进轻烃裂解实现烯烃原料多元化,已经建成了兰石化80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兰石化二期120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

三是推动产品结构多元化。我们实施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行动,促进产品向下游工程塑料、聚酯、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加速构筑“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已经建成国能5万吨PGA、成泰恒2.2万吨绿色农药、洪宇10万吨甲醇钠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正在推进国能煤炭综合利用转化、延长醋酸深加工等一批绿色低碳全产业链项目。

当好“主力军” 打好“保供战”

新华社客户端:榆林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方面作了哪些贡献?

杨向喜:我们坚决扛起能源保供重任,全力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按照增煤、稳油、扩气、强电的思路,持续推动煤油气电协同发力,2022年全市产量原煤5.8亿吨、占全国的13%,原油产量1108万吨、占全国的5.4%,天然气产量22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0.1%;发电1488亿度,外送电量占到51.4%。

在煤炭保供稳价方面,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保供煤矿和用煤企业“一一对应”工作机制,确保煤矿与用户精准衔接。2022年全市累计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4.1亿吨,其中地方煤矿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2.2亿吨,分别占全省任务的70.6%、87.1%,承担了全国14个省份的能源保供任务。今年,我们又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3.8亿吨,圆满完成了中省要求的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定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能源保供的决策部署,增煤、稳油、扩气、强电,继续为全省、全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贡献榆林力量。

贯彻新发展理念 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

新华社客户端: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长远发展?

杨向喜:榆林是一座典型的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对标对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坚定走出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是着力推动“三个转变”。我们着眼全球大势、国家战略,从资源型城市特点出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资源开发由“三个转化”向保障国家综合能源供给安全转变、产业体系由能化主导向多元融合多极支撑转变、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着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一方面,加快推动传统能化产业升级改造腾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打造科教融合基地、研发基地、中试及示范基地。目前,投资10亿元的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已建成,10平方公里的中试基地正在建设,中科院的13个能源研究所全部参与,已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人工智能催化实验室,落地了锌溴液流电池等国际先进技术研究。

三是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矿山、能化、氢能、新能源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新的增长极。目前,正在推进上海创力煤机装备、三峡光伏装备制造等项目;我们决定每年投入3亿元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氢能制备储运和燃料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时,加快镁铝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铝镁合金制造基地。

四是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榆林人文优势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开展了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行动,研究设立10亿元文旅产业发展资金和基金,市县联动构建“一核三带”(以榆林古城为核心,串联长城、黄河、转战陕北三条文化旅游带)大文旅格局。

五是着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坚持产业联动带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领域补短补弱三条途径,努力缩小南北差距。榆阳、横山、榆林高新区和科创新城重点发展城市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和氢能产业;神木、府谷和榆林经开区重点发展高端化工、装备制造、镁铝下游和节能环保产业;定边、靖边重点发展油气综合利用、新能源和现代农业;南六县重点发展全域旅游、特色农业及农产品、中药材深加工产业。

(注:部分视频素材由榆林传媒中心胡少鹏、孙永波、郝彦丰提供。)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