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探寻雷锋精神的永恒密码
发布时间:2023-07-19 23:38:59

党建网讯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探寻雷锋精神的永恒密码,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雷锋精神闪烁的“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信仰之光永远闪亮。雷锋精神的核心在于不忘本,这个“本”就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矢志奋斗。雷锋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个人和家国、小我和大我贯通起来,想问题、办事情,始终把党的号召和祖国需要放在第一位。

雷锋精神之所以是永恒的,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在于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释放出的强大能量。雷锋强调:“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其中的“一心”二字,揭示了雷锋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爱得深沉,对共产主义理想孜孜以求。这种信仰信念成为雷锋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深厚源泉和评判标准。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雷锋精神就是一座永放光芒的信仰灯塔,始终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的前进方向。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青年,要固守雷锋精神之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凝聚起信仰信念的强大能量。

雷锋精神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基因传承不息。雷锋精神的源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昂扬向上的红色革命文化,并汇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5000年优秀中华文化和我们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这从深层次上揭示了雷锋精神的文化意义和文明底蕴。

雷锋精神之所以是永恒的,最深层也是最具厚度的,就在于其蕴含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翻开雷锋日记,字里行间,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雷锋身上那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雷锋精神内涵中的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都凝结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内核精华。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就在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雷锋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青年,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切入点,提升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扎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接续推进。雷锋精神生成的根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生动实践。雷锋精神的生成与雷锋的成长成才的时代背景和实践经历密切相关。雷锋从小经受了旧社会的辛酸和苦难,又感受到新社会改天换地、热火朝天的变化,对比鲜明、感受深刻。雷锋精神就是那个伟大时代的生动注脚。

雷锋精神之所以是永恒的,最鲜活也是最灵动的,就在于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生动实践中生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生动实践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中发扬光大。主人翁意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斗争精神、劳动最美……这些品质在雷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青年,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同志“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的气节,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雷锋精神展示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断迸发。雷锋精神的魂脉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雷锋精神之所以是永恒的,最科学也是最富真理魅力的,就在于雷锋精神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科学思想基础之上。雷锋揭示了学习科学理论的正确态度,指出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把崇高理想和扎实行动建立在科学认知上的理论自觉自信。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也是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深厚魂脉。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青年,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效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像雷锋同志那样,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把学习科学理论转化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精神提升研究”(19YJC710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党建网   作者:刘玉标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