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杭州钱江新城(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浙江日报报道 1200年前,白居易漫步西湖,群峰围绕,层林叠翠,彼时的他留下感慨: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如果放在过去五年的时间跨度审视,可谓一半勾留“数”此城。一个“数”字,铸就了新时代的杭州荣光,找准了高质量发展的赛道。过去五年,杭州更好发挥头雁作用,锚定一流标准,坚决扛起省会担当,在全省的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五年间,杭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去年底,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于GDP增速,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双双扭转多来年增长乏力态势。
五年间,数字经济激活杭州新动能。去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占GDP比重27.1%,位居全国前列;全球创新指数跃升至第21位;GDP跃升至全国第8位;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4位;入围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19年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第5位……
五年间,杭州常住人口猛增三分之一,从918万人涨至1200多万人,人口增速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人才、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近年来,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持续发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图为上城区复兴南苑入口(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董旭明 吴佳妮 摄
毫无疑问,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这条快车道上跑出“杭州速度”。
站在更高远的立场上,杭州重新审视数字对一个城市的定位和价值: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于是我们看到,大到城市治理、产业转型,小到一个个审批事项的简化,杭州习惯“跳出杭州看杭州”,始终将自己置身于全国乃至全球视野去审视城市发展,检验创新成效。
在全国首创“健康码”,建设数字应用场景488项,数字治城、数字治疫成效明显;率先实现企业开办“分钟制”和项目审批“小时制”,被列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设立全国首个互联网法院……
当好数字化改革标杆,杭州还在加快“城市大脑+现代城市+未来社区+活力乡镇+未来乡村”核心场景建设,争取率先建成高水平的“掌上办事之城”“掌上办公之城”“掌上治理之城”。
数字也记录了杭州人真切的幸福感。
向新高点跃迁,一条“幸福线”贯穿发展始终:杭州已经连续15年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入选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西湖西溪实现一体化保护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和8.9%、倍差由1.87缩小至1.75;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0.2万个;杭黄高铁、杭台高铁、杭州南站和绕城西复线建成通车;地铁运营里程即将达516公里……
所有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都是为了让人民的幸福感落地生根: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杭州努力以“城市之窗”展现“中国之治”。
在快与变之中,未来的杭州,奔向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卓越城市,奔向人们心生向往、人生出彩、情感归属的梦想城市,奔向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城市。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杭州,搏浪前行!
数说杭州这五年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 浙报制图:陈仰东 邬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