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绍兴城市广场的绍兴大剧院、大善塔等建筑。 本报记者 郑培庚 摄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绍兴秉持“胆剑精神”,聚焦“五个率先”,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奋勇争先。五年来,绍兴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效,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又制定了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
记者:盛书记您好,过去五年绍兴遵循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奋勇前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盛阅春:习近平总书记对绍兴情深似海、厚爱如山,在浙江工作期间,曾27次到绍兴考察调研,寄望绍兴“创造更大辉煌”“为全国全省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聚焦省委赋予的“五个率先”重大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重要窗口”中展现了靓丽的绍兴风景。
我们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一手抓传统动能修复、一手抓新动能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795亿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重返全国30强,城市人才吸引力跃居全国第27位。
我们坚持“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纵深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建成投运杭绍台高速、轨道交通1号线、智慧快速路等重大网络型基础设施,成功创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获批设立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等高能级战略平台。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进步”,认真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急盼难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3万元和4.3万元,收入倍差降至1.7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领跑全省。
我们坚持“人文为魂、生态塑韵”,厚植文化软实力,绘好全域“美丽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圆满完成全国“无废城市”试点,成功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我们坚持“全域覆盖、上下贯通”,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试点,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记者:作为全省唯一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综合试点,绍兴是如何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的?
盛阅春:这些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以“双十双百”为重点的集群制造“绍兴模式”,奋力打造全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践样板,连续10年获全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市,成功通过国务院“2021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公示。
一是“搬迁搬出新天地”。坚持“市场机制主导+政府因势利导”,依托柯桥“印染+市场”特色优势和上虞化工产业链基础优势,推动越城区印染、化工企业分别向两地“跨域整合”,腾退用地1万余亩、新增产值1000亿元,实现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生态优化、城市提升多赢共赢。
二是“培新培出产业链”。坚持“招引一个行业龙头、培育一批配套企业、激活一个产业集群”,成功引进中芯绍兴、长电科技、敏实科技、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成功创建三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特别是围绕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已形成全产业链,短短三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三是“改旧改出新动能”。坚持“传统产业+数字变革就是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牵引传统产业数字化、高端化、低碳化转型,工业技改投入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跃居全省首位。
四是“扶企扶出生力军”。坚持“多予、少取、服务、培优”方针,实施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行动,迭代升级“1+9”政策体系,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群、资本市场“绍兴板块”,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4位。
记者: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绍兴如何锚定发展方向,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盛阅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省委赋予绍兴“五个率先”重大使命,这是省委对绍兴先行探路的殷切期望,也是绍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秉持“胆剑精神”,聚焦“五个率先”,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加快构筑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活之城、品质之城、善治之城“五个之城”,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发展格局争当节点、共同富裕争树标杆、人文生态争做样板、发展环境争创一流“五争目标”,奋力把“五个率先”答卷写在绍兴大地上,在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展现更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