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嘉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来自红船起航地的这份答卷更显分量。回眸这五年,嘉兴如何实现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展望新征程,嘉兴又将如何乘势而上?6月4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嘉兴市委书记张兵。
记者:嘉兴提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目标,底气何来?路径何在?
张兵:这些年来,沐浴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嘉兴到了厚积薄发、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正大踏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现代化先行的康庄大道上,这是嘉兴的历史方位。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嘉兴“两个率先”的历史使命,也就是“率先形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第一,嘉兴有独特的政治优势。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嘉兴调研时强调,要“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还要求嘉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第二,嘉兴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建党百年红利持续释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机遇。第三,嘉兴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去年地区生产总值63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22.8亿元、居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比1.6∶1、倍差全省最小。
具体路径方面,我们正聚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创新驱动、制造强市、开放带动、城乡融合、生态立市等“六大战略”;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文化铸魂、坚持改革开路、坚持整体智治等“四个坚持”。
记者:嘉兴将如何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首位战略”?
张兵: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嘉兴“当好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
我们牢记嘱托,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高质量打造“三城一地”,努力成为长三角核心区、杭州湾北岸一颗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工作中,突出“点、线、面”整体推进。点上,重点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着力打造“一城一谷三区”,即嘉善未来新城、祥符荡科创绿谷和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长三角农业科技园区、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线上,南湖、平湖、海盐、海宁被列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我们将这4个县(市、区)串珠成线,着力打造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和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面上,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推进甬嘉、嘉湖等一体化发展,深化与丽水“山海协作”,着力构建“四方联动”的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
记者:大战大考炼真金,嘉兴是如何打好3月以来48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有哪些经验和启示?
张兵:嘉兴是浙江“北大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放松、“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打赢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大仗硬仗。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快响激活、扁平指挥,聚焦“点”“线”“面”三个重点,念好“防”“查”“管”三字诀,完善“1办13组”平战转换指挥体系,运用“警医联动”“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等11项工作机制,累计核酸筛查6850万人次,排查发现密接、次密接111160人,转运隔离150951人,累计转接上海空港口岸入境来浙人员55380人。我们体会到,战“疫”过程就是管控力和传播力比拼的过程。这个管控力,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指引,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守望相助,来自于精密智控下的科学应对。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是我们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