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金华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过去五年金华取得哪些代表性成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做了哪些工作?未来五年金华又将如何扛旗争先、崛起浙中?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记者专访金华市委书记凌志峰。
记者:凌书记您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金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最具代表性成就?
凌志峰:过去五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波澜壮阔的“浙”五年中铭刻下浙中奋斗印记。特别是全力打开义甬舟、义新欧、跨境电商“三大通道”,加快构建以国际一流陆港为支撑、以枢纽经济为特色的内陆开放格局,积极破解内陆开放世界性难题,勇当内陆开放排头兵,外贸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18位。
记者:五年来,金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凌志峰: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外贸出口总额均突破5000亿元,平安金华实现“十六连冠”,迈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40强。
我们努力解答都市区建设必答题,打造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双枢纽”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金义国际机场拿到国家建设规划“入场券”。产业能级得到新提升,百亿级工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现代物流、影视文化、商贸会展等产业加快发展。过去10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169万,增幅31.5%、居全省第二。
我们奋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联动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和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快递业务量超百亿、居全国第一,对非出口额占全国比重的近1/10。同时,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上线“小商品数字自贸”“外国人服务管理”等应用,撬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们坚定扛起共富先行示范新使命,大力实施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教育“双减”工作经验全国推广,成为全省首个个体工商户超百万地级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经验获全国推广,努力推动“发展型”向“共富型”转变。
我们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事,在不断深化“义乌发展经验”的同时,迭代升级新时代“后陈经验”“浦江经验”“龙山经验”,全域创成无信访积案县,连续5年跻身中国最安全城市30强。特别是落细落实“七大机制”,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记者:面向新的五年,金华准备怎么干?
凌志峰:今后五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加快五个崛起、实施五大战略、争当八个示范”工作体系,按照建设高水平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着力推动都市区扬帆起航,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点是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更新“4321”行动,今年完成总投资500亿元以上;着力推动自贸试验区乘风破浪,打造全国内陆开放新高地,重点是完成“十大重点指标、十大改革、十大标志性成果”,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网商集聚中心,建成国家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集结中心;着力推动制造业凤凰涅槃,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是打好招大引强、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科技创新翻身仗,建设G60科创走廊“金南翼”,今年要引进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6个以上,其中100亿元以上5个,整治提升亩均税收8万元以下低效工业企业2300家、面积3.6万亩,三年整治9万亩以上;着力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造浙江共同富裕先行探路最佳实践地,重点是深入实施八婺同心·共建共富五大方案,打造一批具有金华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着力推动数字化改革奋楫争先,打造系统性变革先行市,重点是推进三大改革一体融合,加快建设全国政策环境最优的创新中心,全力推动金华整体性、系统性、本质上赶超争先,在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展现浙江之心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