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老师,梦想课堂还开课吗?”临近节假日,淳安县大墅镇大墅村“儿童之家”就会接到孩子们热切地打听。
“当然啦!”一句肯定回答,将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快乐而丰富的假期。
而这句回答,“大方老师”方平尔答应了40年。
“我是一名老师”
扎根山区为孩子们讲述诗与远方
“我是一名老师,我想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
1985年,从富阳县城到淳安县大墅乡,水路转山路,汽车换轮船,要马不停蹄地赶两天两夜。
那年8月,方平尔离开任教两年的富阳高桥乡中心小学,只身来到淳安大山里。
“那时很多人质疑我,城区学校待遇那么好,为什么我要去山里。”
大墅乡中心小学深处山区,全校270多名学生,总共十来名教师,下乡支教的只有方平尔一人。“校舍破破烂烂的,外面大雨里面也大雨,哗啦下来就像瀑布一样,看倒是蛮好看的,底下这里一个盆,那里一个桶。” 就在工字形的平房校舍里方平尔举起粉笔,为留守深山的孩子讲述语文的优美,自然的神奇,音乐的典雅……学校旁,潺潺溪水和着孩子们的齐声朗读,奔向远方的钱塘江和大海。
1988年8月,方平尔调到了枫树岭乡中心小学,那是一所更山区的小学。晚上野猪来拱门,睡觉老鼠从脸上掠过……现实中的方平尔的经历远比《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来得更艰苦。学校是村里一个旧礼堂,方平尔把原来养猪的猪圈整理出来当教室,楼上住学生,楼下上课。上课上着上着,会有跳蚤掉下来。
“条件确实是艰苦,但是我的学生比我更苦,他们需要老师的带领,他们需要一双眼睛去看去听去了解大山外的世界,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意义。”
乡村支教第一个难关是物质条件,第二个难关就是语言。“大山里课堂内外都是讲土话的,我上自然课,讲到蚯蚓那一课,有学生就提问,说方老师蚯蚓是不是就是‘xian嗯’?听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找当地的老师才搞明白,原来当地人管蚯蚓叫‘xian嗯’。这也是我学会的第一句方言。”
“这是我老妈!”
最艰苦的环境有着最温暖的师生情
“只有付出加倍的爱,孩子才会信任你,信任你了,你才能够教育他们。”
大山里的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日子过得苦。病了要垫付医药费,开学要垫付学杂费,有的还要给学生补贴伙食费,晚上想爹妈的孩子,方平尔还要抱着哄着睡。
方平尔的办公桌上常放着一叠厚厚的资料,上面详尽地记录着班里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这是方平尔亲近学生的法宝。
当年有一个通校生,上学要走5里山路,有一天,那位学生迟到了半节课还没到,方平尔着急,借了自行车到处去找,最后在学校围墙外的墙根处找到了,学生手里捧着饭盒,见到方平尔就哭了
“他奶奶是盲人,父亲得了肝硬化,早上来上学没有菜,他就去河里捡鸭蛋,没捡到,又到山上去挖笋,挖到笋就用石头打碎装在饭盒里,这就算是一天的菜了。他哭着说方老师我迟到了,不敢进去。”
还有一个喜欢写作文的学生,方平尔想办法带着他的作文去城区参赛。等啊等啊,奖状来了,方平尔带着奖状爬了一整天的山前往孩子家里报喜。“到达时,我看到一片瓦砾,泥石流比我先到。他在下面。”
时隔多年,方平尔回忆起当年与孩子们的日子仍泪流满面,“孩子太苦了!”
寒冬腊月,方平尔半夜冒着大雪背学生上医院;方平尔将别人嫌弃的弱智女接到班里,手把手教写字、口对口教讲话,使之顺利读完小学……
扎根山区近40年的方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如今也都走上了不同的岗位,他们中有校长、村支书、企业老板、军人……时至今日,当年的学生见到方老师仍会跑过来一把抱住方平尔。“这是我老妈!”人到中年的学生自豪地介绍起方老师,眼里清澈明亮。
“我的心在大墅村”
“最后一课”没有结束
1991年,方老师重新回到大墅乡小学任教,一直干到2013年退休。
退休那天,学校特意叫炊事员在食堂炒了几个菜来欢送方老师。从学校出来,捧着光荣退休的奖状,56岁的方老师呆呆地坐在河边。
“很失落,心里空荡荡的,眼泪止不住流,教了39年书,我的教师生涯就这么结束了吗?接下来,我该干点什么?”
这位把青春和热情全部交付给了山区孩子的教师,原本可以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但方平尔觉得自己还有力气,还有继续干事的热情。
“深圳那边一个培训机构来请我,我没答应,我也不想赚钱,我的心在大墅村。”退休多年,方平尔始终放心不下山区的孩子们,尤其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习动力不足、习惯养成差的留守儿童。
建立一个“留守儿童驿站”的念头在方平尔的心里不断发芽。利用当时新建的大墅村文化礼堂空间,方平尔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
同时,她也组建起一支以留守妇女、“五老人员”等为主要力量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一边帮忙照顾孩子,一边帮忙分析,阶段整合利用村文化礼堂的配套设施。将农家书屋布置成可供留守儿童书画、阅读、手工制作的多功能室;将道德讲堂设置成孩子们可安心学习的校外教室;让宽敞明亮的大礼堂和设施齐全的室外场地成了孩子们放飞心情的乐园。
“以前的留守儿童是缺乏物质条件,现在的留守儿童是缺少精神支持。”
期间,方老师仿佛回到了40多年前温暖又激情的教师岁月。脚趾被笨重的球桌砸烂过,头被脚手架撞开过口子,可她依然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类似之前提及过的问题孩子,经大墅村俱乐部辅导和活动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每当孩子们脱口而出,错把我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时,我的内心满足而幸福,我愿意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我非常爱孩子,孩子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大方老师,梦想课堂还开课吗?”临近节假日,淳安县大墅镇大墅村“儿童之家”就会接到孩子们热切地打听。
“当然啦!”一句肯定回答,将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快乐而丰富的假期。
而这句回答,“大方老师”方平尔答应了40年。
“我是一名老师”
扎根山区为孩子们讲述诗与远方
“我是一名老师,我想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
1985年,从富阳县城到淳安县大墅乡,水路转山路,汽车换轮船,要马不停蹄地赶两天两夜。
那年8月,方平尔离开任教两年的富阳高桥乡中心小学,只身来到淳安大山里。
“那时很多人质疑我,城区学校待遇那么好,为什么我要去山里。”
大墅乡中心小学深处山区,全校270多名学生,总共十来名教师,下乡支教的只有方平尔一人。“校舍破破烂烂的,外面大雨里面也大雨,哗啦下来就像瀑布一样,看倒是蛮好看的,底下这里一个盆,那里一个桶。” 就在工字形的平房校舍里方平尔举起粉笔,为留守深山的孩子讲述语文的优美,自然的神奇,音乐的典雅……学校旁,潺潺溪水和着孩子们的齐声朗读,奔向远方的钱塘江和大海。
1988年8月,方平尔调到了枫树岭乡中心小学,那是一所更山区的小学。晚上野猪来拱门,睡觉老鼠从脸上掠过……现实中的方平尔的经历远比《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来得更艰苦。学校是村里一个旧礼堂,方平尔把原来养猪的猪圈整理出来当教室,楼上住学生,楼下上课。上课上着上着,会有跳蚤掉下来。
“条件确实是艰苦,但是我的学生比我更苦,他们需要老师的带领,他们需要一双眼睛去看去听去了解大山外的世界,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意义。”
乡村支教第一个难关是物质条件,第二个难关就是语言。“大山里课堂内外都是讲土话的,我上自然课,讲到蚯蚓那一课,有学生就提问,说方老师蚯蚓是不是就是‘xian嗯’?听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找当地的老师才搞明白,原来当地人管蚯蚓叫‘xian嗯’。这也是我学会的第一句方言。”
“这是我老妈!”
最艰苦的环境有着最温暖的师生情
“只有付出加倍的爱,孩子才会信任你,信任你了,你才能够教育他们。”
大山里的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日子过得苦。病了要垫付医药费,开学要垫付学杂费,有的还要给学生补贴伙食费,晚上想爹妈的孩子,方平尔还要抱着哄着睡。
方平尔的办公桌上常放着一叠厚厚的资料,上面详尽地记录着班里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这是方平尔亲近学生的法宝。
当年有一个通校生,上学要走5里山路,有一天,那位学生迟到了半节课还没到,方平尔着急,借了自行车到处去找,最后在学校围墙外的墙根处找到了,学生手里捧着饭盒,见到方平尔就哭了
“他奶奶是盲人,父亲得了肝硬化,早上来上学没有菜,他就去河里捡鸭蛋,没捡到,又到山上去挖笋,挖到笋就用石头打碎装在饭盒里,这就算是一天的菜了。他哭着说方老师我迟到了,不敢进去。”
还有一个喜欢写作文的学生,方平尔想办法带着他的作文去城区参赛。等啊等啊,奖状来了,方平尔带着奖状爬了一整天的山前往孩子家里报喜。“到达时,我看到一片瓦砾,泥石流比我先到。他在下面。”
时隔多年,方平尔回忆起当年与孩子们的日子仍泪流满面,“孩子太苦了!”
寒冬腊月,方平尔半夜冒着大雪背学生上医院;方平尔将别人嫌弃的弱智女接到班里,手把手教写字、口对口教讲话,使之顺利读完小学……
扎根山区近40年的方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如今也都走上了不同的岗位,他们中有校长、村支书、企业老板、军人……时至今日,当年的学生见到方老师仍会跑过来一把抱住方平尔。“这是我老妈!”人到中年的学生自豪地介绍起方老师,眼里清澈明亮。
“我的心在大墅村”
“最后一课”没有结束
1991年,方老师重新回到大墅乡小学任教,一直干到2013年退休。
退休那天,学校特意叫炊事员在食堂炒了几个菜来欢送方老师。从学校出来,捧着光荣退休的奖状,56岁的方老师呆呆地坐在河边。
“很失落,心里空荡荡的,眼泪止不住流,教了39年书,我的教师生涯就这么结束了吗?接下来,我该干点什么?”
这位把青春和热情全部交付给了山区孩子的教师,原本可以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但方平尔觉得自己还有力气,还有继续干事的热情。
“深圳那边一个培训机构来请我,我没答应,我也不想赚钱,我的心在大墅村。”退休多年,方平尔始终放心不下山区的孩子们,尤其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习动力不足、习惯养成差的留守儿童。
建立一个“留守儿童驿站”的念头在方平尔的心里不断发芽。利用当时新建的大墅村文化礼堂空间,方平尔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
同时,她也组建起一支以留守妇女、“五老人员”等为主要力量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一边帮忙照顾孩子,一边帮忙分析,阶段整合利用村文化礼堂的配套设施。将农家书屋布置成可供留守儿童书画、阅读、手工制作的多功能室;将道德讲堂设置成孩子们可安心学习的校外教室;让宽敞明亮的大礼堂和设施齐全的室外场地成了孩子们放飞心情的乐园。
“以前的留守儿童是缺乏物质条件,现在的留守儿童是缺少精神支持。”
期间,方老师仿佛回到了40多年前温暖又激情的教师岁月。脚趾被笨重的球桌砸烂过,头被脚手架撞开过口子,可她依然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类似之前提及过的问题孩子,经大墅村俱乐部辅导和活动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每当孩子们脱口而出,错把我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时,我的内心满足而幸福,我愿意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我非常爱孩子,孩子们的事就是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