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略带寒意,在五柳巷历史街区附近的东河河边,“红色护卫队”的队员们早早就开始了巡河。他们穿着“红马甲”,沿着东河边走边看,随手捡拾垃圾——这样的巡护,对于他们来说,已是常态。
“河边寻烟柳,小巷访画桥。”说的正是上城区小营街道五柳巷历史街区。随着亚运盛会脚步的临近,上城区小营街道紧紧围绕“碧水迎亚运”的中心,加强重点河道水质保障工作。
五柳巷内热闹的烟火气,带来“烟火味”的同时也带来了沿河商铺排水问题。由于早期大部分餐饮并未向市政部门申领“排水许可证”,出现不设置隔油池直接通过沿线小区排放餐饮污水的情况,导致小区内部污水管网堵塞、满溢等情况,严重影响沿线居民正常生活。
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保障?排水问题如何破解?除了以管网建设为基础,开展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六小行业整治外,“民治”也是破解关键。
为此,小营街道邀请沿线居民进行讨论,通过街道人大“七嘴八舌”议事协商平台,居民代表授权社区“不同意经营户向小区内部排水”的决定,待整改完成并签订《规范经营公约》后才允许排水。市场监管、卫生部门核发证照前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将反映属实、有不规范排放油烟现象的餐饮业列入黑榜,在检证、换证时不予审批,待其整改完毕达到环保要求后再予发证。
同时,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也及时跟进开展监督,将日常巡察中发现的偷排问题通过廉情直报形式迅速上报街道业务科室和监察办,形成快速响应。对违规排水的餐饮店家,先行停业整顿,征集小区居民意见,居民“审批”未通过的,要求其改变业态、限期转型,以此逐步淘汰重餐饮,引入轻餐饮。
自整治以来,街道共摸排各类餐饮单位336家,其中涉及隔油池设施整治的餐饮单位214家,经过约谈整改,安装隔油池或油水分离器126家,关停、取缔16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商家。
值得一提的是,小营街道还发挥组织优势,把党支部“建在河道上”,通过“时间银行”项目建设,在联合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成立“红色护卫队”,并带动“营火虫”志愿者加入巡河护河队伍和整治餐饮废水的志愿工作中。
如今漫步五柳巷,不时能看到坐在自家小院门口里休憩的老年居民,也能看到坐在咖啡店花架下悠闲地喝着下午茶的文艺青年,还有在网红店门前打卡拍照的时尚达人。在这里,有古典和新潮的碰撞,亦有着商业与烟火的气息。小营街道也将通过水生态的改变助力共同富裕,将五柳巷旁的东河打造成文化之河、景观之河、生态之河、市井之河、宜居之河,实现因水而美、因水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