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书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进答卷——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回眸
发布时间:2023-02-18 12:31:05

一年砥砺奋进,一度春华秋实。2022年是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

翻开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来的履职历程,一次次会议、一部部法规、一个个调研、一项项决定,满载民意、汇聚民智、直抵民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杭州大地展现出蓬勃生机。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体代表,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为我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在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中展现头雁风采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创制性先行性立法

以高质量立法促发展保善治

杭州的灵魂在于历史文化名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兴盛,打造别样精彩的新天堂”,“让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如何用法治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去年12月20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是杭州首次以“城”为单位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跟重大部署、紧扣杭州特色、紧贴城市现代化治理需要开展立法工作,共审议法规草案8件、表决通过5件。其中,既有综合性的“大块头”立法项目,也有单项性的“小快灵”“精专特”立法项目。

紧跟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和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部署,开展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该条例草案即将提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表决;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良空气环境期待,找准“小切口”,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成为全国首例;

围绕高水平建设“湿地水城”目标,制定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系统规范市域湿地规划、保护、利用、修复和相关管理等活动……

一项项充满杭州辨识度的立法成果,正是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精准衔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自主性、先行性立法,以高质量立法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杭州实践的生动写照。

去年,全市2.9万余株百年古树有了量身定制的“保护伞”。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决定,为杭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强化保护意识、落实管护责任提供了依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发挥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短平快”优势,作出促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7个决定,实现决定常态化。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进数字检察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等决定率全国之先。

打好“组合拳”

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4月以来,省市县三级人大上下联动对就业促进法开展执法检查。

2022年8月31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就业促进法执行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的基础上,以联组会议、网络直播形式对就业促进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并首次增设了“网民问政”环节。

“我市在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共同富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专题询问会上,12位常委会委员和网民聚焦就业工作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门问政,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对网民提出的533条留言9大类82个具体问题,相关部门一一回复。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来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数字赋能人大监督,成为一个鲜明的亮点。

开展节约能源法和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是市人大常委会去年的一项重点监督工作。在听取和审议相关报告时,常委会委员潘伊玫切实感受到了数字化应用场景上线后带来的便利,“通过执法检查应用场景,可以全面掌握我市节能减排现状、趋势、结构、长板及短板问题,了解法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审议中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建言。”

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盯住法”“管好钱”“把牢图”等核心业务,以数字赋能常态化监督项目、通用监督方式、代表履职平台,推广使用数字化应用场景25项,进一步提高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用好数字化监督场景,先后组织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乡村振兴、教育“双减”、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等执法检查和专项监督,共检查了7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工作报告22个,开展专题询问1次。

发挥重要制度载体作用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去年盛夏时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胡少先走进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区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和居民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就我市贯彻实施就业政策、促进经济稳进提质等听取意见建议。他将大家的建议整理汇总后,带到了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的审议发言现场。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前进代表联络站听取意见制度,推动国家机关进站听取意见建议常态化制度化,全市各级国家机关累计进站28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4万条,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去年11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连发3条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对乡村建设条例草案等3件法规草案的修改意见。除了传统的线下寄送,参与公众还可以通过线上意见征集系统提交意见。

像这样的意见征集活动,越来越走向常态化、多样化、便捷化。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倾力打造基层单元、建设咨询库专家、深化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制定街道居民议事工作规定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巩固完善、创新发展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及制度机制。

一位代表就是一条民主渠道。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推进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常态化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调研等活动1300余人次,组织开展定向视察活动26次,收集意见建议127条,做到了常委会每项重点工作都有代表的身影和声音。

市人大常委会以深入开展“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人大有担当、代表作示范”活动为总载体,积极发动全市各级代表参与“六访六促”、助力八大攻坚行动等主题活动,收到意见建议1.4万余条,为推动我市经济稳进提质、亚运筹办、共富示范等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汇聚起磅礴力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燕   编辑:郑海云
翻开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来的履职历程,一次次会议、一部部法规、一个个调研、一项项决定,满载民意、汇聚民智、直抵民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杭州大地展现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