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报道 院士担任“村官”,扎根基层调研实践,致力探索乡村振兴共富之路。4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受聘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南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正好五年!
“陈院士经常来帮我们转观念、理思路、做规划,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南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俞军明说起“第一书记”赞不绝口。
陈剑平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获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他,2017年主动辞去行政职务,全职进入宁波大学从事植物病毒学及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
4月12日宁波日报头版报道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深深触动了陈剑平。他带领团队研究乡村振兴理论,尝试把乡村自然禀赋的“老天爷经济”和文化积淀的“老祖宗经济”磨砺成当地的“老百姓经济”。
地处宁波市郊的南村村,半山半田,村落陈旧,经济薄弱。如何振兴乡村?这个难题摆在大伙面前。为此,东吴镇党委决定聘任陈剑平院士为南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将该村作为院士开展乡村振兴的实践地。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原副司长刘艳说,院士当“村官”,陈剑平开了全国先河。
担任“第一书记”后,陈剑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400多万元资金,新建文化大礼堂、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公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我很看重这个‘第一书记’身份,这样搞调研实践管用、好用、实用。”三天前刚刚度过六十岁生日的陈剑平院士感慨,“村官”虽不是官,但可做的事不少,收获更是不小,尤其在破解村庄整治改造、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质量提升四大难题上,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我们老百姓不看过程看结果,不要大话要实货。”年近七旬的村民俞金良动情地说,陈院士为村里办实事,大家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他的话我们听得进,愿意跟着干!”
陈剑平趁热打铁,开设了农业综合体、“三农”发展新模式等系列讲座,给村民们传播新理念,带领大家外出取经:探索特色种植、打造文旅景点,发展民宿经济……
“我们的葡萄,一斤可卖到25元,都是直接被预订,远销香港、武汉等地。”村民陆海山种了30多亩葡萄,年收入过百万元。
在南村村实践基础上,陈剑平院士提炼出“大学小镇”模式,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由陈院士领衔的‘大学小镇’正在东吴全面实施,宁波大学所有二级学院对接镇里13个村社,300多名师生进驻。”镇党委书记庄琪对这条乡村振兴共富之路充满信心。
短评
这样搞调查研究,院士树了个榜样
一个大院士,一个小村庄,是“第一书记”这个身份,使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理论与实践相互碰撞,点燃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火焰。
陈剑平院士主动辞掉了“厅官”,又请缨当上了“村官”,虽然此官非彼官,但此举意在把自己“逼”到基层,扎根一线,这样才能摸到实情、听到真话,真正把潜心研究的理论付诸实践行动。对村民来说,院士是村里“第一书记”,是自己身边的贴心人,有困难找院士解决、有实话向院士反映、有想法同院士交流,距离顿时拉近了,愿意跟他掏心窝。从这个角度来看,院士用这样的方式搞调查研究,理论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也能更好地完善理论,不愧是一个好招、妙招,值得敬佩、值得点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当前,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是重中之重。诚然,调查研究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方法和形式,应根据调研目的和实际情况采取最合适的方式,但归根到底是要听见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群众的日常生活、看见基层的发展难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剑平院士主动担任“第一书记”,历经五年时间,把自己多年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付诸实施,在实践中又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进而提出了“大学小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模式,从一个村的实践升级为一个镇的探索,从一个院士入村扩大到300多名师生进驻,其意义不言自明。
这正是院士放下身段当“第一书记”,人到心到搞调查研究,带来的一举多得效应,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调查研究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