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蹚出山乡共富新路
发布时间:2023-05-08 10:44:20

从景宁巨变中感悟习近平同志关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

5月5日晚7时,畲乡景宁党群服务中心涌进一批前来学习参观的党员。几个展厅中,“习近平同志与景宁”部分最受关注。这里展示着习近平同志在2002年11月25日、2005年8月10日两次到景宁调研的相关情况。两次调研主题都聚焦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在第二次调研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努力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这,给了地处大山深处的景宁以巨大鼓舞。

近20年来,景宁通过大搬快聚等重大工程,已累计完成搬迁418个自然村3.65万人,有力推动县域人口、产业等要素向县城集中,为发展腾了空间、聚了人气,让群众鼓了荷包、美了生活。2022年,景宁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877元,比上年增长6.9%,增速居全省山区26县第二。

“大搬快聚”,如何“聚”出山区县的共富新路?近日,记者随省农业农村厅干部与当地党员群众一道,重走习近平同志的调研路线,感受山乡奔向共富路的蓬勃活力。

移,优化县域人口布局

一阵细雨过后,陡峭的山路十分泥泞。一路上,我们艰难攀爬,终于爬上习近平同志当年到过的一处调研点——东坑镇新和村平桥自然村田源岗。

“这个山坡四周原来住有16户人家,山里发展不好,还有地质灾害隐患。那天,习书记冒着高温酷暑来到这里,详细询问了解,指导解决相关问题。百姓一直都在感念他。”在现场给我们讲解的村里“老支书”洪克贵72岁了,往事仍历历在目。他说,此后当地搬迁工作一直遵循习近平同志的要求,让百姓移得出、住得进、富得起。

如今,16户人家早已下山,还带动了新和村13个自然村300多户村民共同搬迁。行走在东坑镇白鹤、洋桥头等搬迁安置小区,只见一幢幢富有畲乡风情的楼房、公寓,取代了原先山上低矮的木屋,道路宽敞,一辆辆小汽车停在房前屋后。

“变化真大!”同行的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协调处三级调研员宋珍去年5月曾来过景宁调研,短短一年,乡村的改变让她感叹。

下山进城,不仅改变了山上群众的命运,更拓宽了景宁这类山区县的发展路径。习近平同志到景宁调研以来,这个山区县打开振兴思路,一路奔跑。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景宁,县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779座。大山深处小而散的居住方式,不仅群众面临挣钱无路、就学不便、病急无医的困窘,缺地少人更成为全县发展的掣肘。

“习近平同志当年强调,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要从优化全省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出发。这也是景宁一直在不断坚持的路径。”景宁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柳卫香告诉调研组,当地的目标是将县域80%的人口、产业、公共服务向县城集聚,打造可集聚10万人口的“最浓民族风情城”。

景宁城南,澄照乡,青山掩映中矗立着一幢幢新建厂房和小区,这里是景宁县城“一老一新一环一副”发展格局中的“副城”。

澄照乡党委书记吴光亮介绍,副城以建设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产城融合发展新平台为定位,其中一期用地2942亩,已有全县12个乡镇的5200名居民搬入;吸引企业50家,有28家已投产,去年年产值达3亿元。

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时强调,加大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力度,谆谆嘱咐“景宁一定要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景宁县经济开发区承担着相关功能,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妙青告诉记者,园区入驻企业以竹木加工、精密制造为主,前者吸引就业能力强,后者是县里生态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有四五千元,比在山上好太多了。”围过来的居民说。目前,园区已吸收劳动力1500人,其中七成是“大搬快聚”来的。对此,省农业农村厅干部建议,当地可用好数字化场景应用,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村民发布应聘需求,从而提高岗位供需匹配度。围绕这个新鲜话题,乡镇干部纷纷讨论起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金春华 范波 邬敏 通讯员 陈伊言   编辑:高婷婷
“大搬快聚”,如何“聚”出山区县的共富新路?近日,记者随省农业农村厅干部与当地党员群众一道,重走习近平同志的调研路线,感受山乡奔向共富路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