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谱写海洋文明新篇章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3-11-29 23:56:36

光明日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其基因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共同汇聚成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并将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经验智慧。

1.中华民族自古便迈出了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坚实脚步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海洋文明对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别于古代西方“谁控制海洋,谁就必将成为主宰”的争霸与殖民,中国这一东方古国始终以宽广胸襟赋予海洋文明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璀璨光芒。

海洋见证着先民的生产实践和交流交往。大海孕育出生命、蕴藏着宝藏。我国农业、渔猎、商贸和交通活动,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沿海居民长期以航海、商业、渔业为其生计,这种逐水而居、耕海牧渔的生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从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船桨、到距今6000—5000年左右的南岛语族迁徙,再到约5000年前的昙石山贝壳,都记录着古人离开陆地、浮舟泛海的印迹。蔚蓝的大海上,往来的先民不绝如缕,他们驾船御风、牵星过洋,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逐渐将中华文明播撒向远方异域,也为中国大地吹来世界的气息。

海洋承载着先贤的深刻哲思和文采华章。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引导着各条江河一路翻越高峡丘陵,最后“江汉朝宗于海”。中土之上,人们通过立表测影等方式,标定华夏民族的时空之轴,恪守着“允执厥中”的教诲,形成“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的天下观,寄托着海晏河清、海不扬波的社会理想。时而浮光跃金、时而惊涛拍岸的大海,凝聚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道法的求索、对人世的洞察,由此衍生出无尽的想象。老子以“澹兮,其若海”,阐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不见边际的水天相接,激发着深藏内心的情感诗意,让孔子、屈原等先贤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和“浮江淮而入海兮”的人生喟叹。西汉时期的凿空西域与放舶南海,进一步把东南、西北的陆疆和海疆贯通起来,多元文明从中兼收并蓄、相互融合,逐渐从内敛转向开放,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海洋中搏击风浪、扬帆起航。

2.在海上丝绸之路书写波澜壮阔的精彩传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话表达即使穷山距海,也不足以阻隔人们的共同志向。生于斯、长于斯的先人凭着开拓精神和坚韧意志,在历史洪流中“直挂云帆济沧海”,跨越千百年、万重浪,架起连接中华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等诸多文明的桥梁。从耕海百里到跋涉千里,帆樯织起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条条航道,满载着货物与梦想,绘就了文明交融的生动画卷。

海面帆影往来穿梭,描摹了“群仙出没空明中”的开阔气象。历代王朝的对外关系多重朝贡而轻市舶,而到了宋代,则更加重视市舶,封建统治者多方鼓励招徕蕃商蕃客来华贸易,宣称“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东南沿海潮流涌动,不少波斯、阿拉伯商人,经过南洋群岛,到泉州等地进行商贸活动,我国海外贸易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日益繁忙的航线上,丝帛、瓷器、茶叶、铜铁等从中国流向世界,香料、药材、珠翠等奇珍异宝汇入中华,带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也催生出繁华的城市生活。使节、海客、僧侣络绎不绝,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旅行家的足迹遍布中国,给西方带去了“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的美丽传说。

海上商贸蓬勃兴起,成就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空前盛况。“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陆地的尽头是大海的起点,伴随着“悠悠信风帆”,徐闻、合浦、明州等地的港口纷纷繁荣发展起来。在福建,从衣冠南渡到三王开闽,中原移民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落地生根,用“宁为开门节度使”的理念让城市休养生息,终于在10-14世纪,刺桐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级贸易港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通商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盛景,书写了多元社群、商贸法制、运输网络和城市形态的新画卷。中国沿海古港口见证着中国对世界海洋贸易所作出的贡献。

航海传统始终活跃,续写着“有海水处有华人”的生生不息。15世纪初,当郑和带着气势恢宏的舰队七下西洋,欧洲方步入地理大发现的前夕,受到“华夷之辨”和“务本抑末”的观念禁锢,国门逐渐关闭,再次“开眼看世界”时,海面上已是列强的坚船利炮。然而,“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并未削弱固有的海洋文明基因,迫于人稠地瘠,浙、闽、粤等沿海一带始终靠海为生。海上,岭南诸港、月港及厦门港形成气候,目送着人们“下南洋”。开拓、冒险、重商、团结的精神,驱动漂泊的华人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艰苦创业,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同文同种的纽带,形成了一条条“唐人街”,凝聚起一个个依靠乡缘血缘维系的社群,并用一封封侨批倾诉着对故土的魂牵梦萦。文明的印迹渗透于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闽南红砖厝、粤派骑楼、南洋番仔楼等都是中西合璧的精品,闽南文化、潮汕文化等延续着历史的薪火,也丰富了海洋文明的意蕴。

3.在建设现代海洋文明的新征程上开拓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古往今来,曾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们更加需要从中华文明中挖掘精华、汲取智慧,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共同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厚植因海而立的精神根基,增强海洋文明的感召力。“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现代化建设积蓄了厚重底蕴。无论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或是沿海一带重乡崇祖、重义求利的人文气质,都镌刻着海洋文明的烙印。我们要注重提炼和展示自身的文化精髓,加强对自身话语体系、叙事场景的构建,研究、阐释并传承中国人向海而生的生存智慧、勇于探索的航海意识、爱拼敢赢的开拓精神、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品格,用深沉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前行的精神锚点。

积蓄向海图强的发展动能,释放海洋文明的生产力。海洋始终是远未完全开发的“聚宝盆”,从古至今,各个国度的商品、技术、风物等沿着古老航道自由流动,让“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带动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科学技术的演进,助推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变。当前,以海洋为载体的技术、信息、市场等领域的交流愈加紧密,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然抉择。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统筹陆域海域,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开发、港口物流建设,做强做大蓝色经济,不断增进海洋福祉,走好依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发展之路。聚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生态绿色发展,同时推进全球海洋生态协同治理,让浩瀚相通的海洋造福子孙后代。

挖掘依海逐梦的价值底蕴,激活海洋文明的创造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山川江海之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深沉积淀、坚韧生长。我们必须秉承敬畏之心,精心保护古街古巷、古桥古塔、古港和古海防卫所等遗存,复兴文化场所和街区,留住城市的空间肌理和传统格局,进而实现“留人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坚持以文兴业、以文赋能,挖掘诸多“海滨邹鲁”文化富集带蕴含的海洋气质,衍生并推出更多文艺、文创、文旅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海洋生成积淀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变成独特名片,持续焕发出新的光彩。

编织以海为脉的交流纽带,提升海洋文明的凝聚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的交融荟萃,曾在劈波斩浪的船队中传递、在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故事中延续,让屹立东方的古国誉播四方。在各个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对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多领域多方位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要秉承中国海洋发展历程中蕴含的全球性文明基因,走好互利共赢、和平共存的友好交往之路,在世界海洋文明建设中积极贡献中国力量。持续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汇聚深化多元互信、美美与共的“蓝色力量”,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作者:陈凤娣,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凤娣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