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11月9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法律与治理论坛”活动在浙江乌镇举办。论坛围绕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题,邀请了各界大咖就数字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与国际化三项议题展开探讨,共同展望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共商数据安全风险应对之策,共谋全球数字治理之道。
潮新闻记者滕一韬 摄
蔚来副总裁高岗现身活动并发表了《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助力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演讲。
“随着传统的人工智能到前沿的人工智能这样的一个变革,对于智能汽车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带来了很多挑战。”高岗提出,这其中包含了通过人工智能综合立法、智能汽车领域协调、人工智能风险等问题。
“当前,全球范围内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高岗介绍,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倡议书》,这也是全球首个针对人工智能伦理制定的规范框架;2023年10月,联合国还成立了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以《联合国宪章》的普遍价值观为基础,制定《迈向全球包容的AI治理》路线图。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跟进。高岗介绍,比如2023年6月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是首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项立法;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上,中国等28个国家签署《布莱切利宣言》,旨在通过全球共同努力,以确保用安全、负责的方式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造福全球社会。
回归到智能汽车发展领域,在高岗看来,法律与技术并非简单的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治理是为了增强技术方向和技术路线的确定性,规范技术发展而非阻碍技术创新。”
高岗说,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要注重实现人工智能的综合性治理和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治理的协同发展,同时协调通用性人工智能的综合性立法与智能汽车领域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适用关系,“基于风险等级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下,应该充分考虑智能汽车不同技术功能实现的风险等级区分问题。”
论坛还发布了《数字法律与治理国际期刊》《数字法学判例百选》两项成果。
“共商、共建、共享是解决全球数字治理赤字的正确出路,各国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都有权利保护、也有义务维护数据安全。”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乐在论坛最后发表总结时提出,面对全球数字治理赤字,应以法律为基本准绳,推动形成公平正义原则,达成数字治理的全球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