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棒火炬手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
火炬传递结束后,第2棒火炬手施一公接受了媒体采访。
“很兴奋、很激动!” 施一公用两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的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火炬手,尽管这段距离只有短短的50米,但对我来说像是充满意义的5000米!”
谈到对年轻人的寄语,施一公从自己参与运动锻炼的视角,给出了建议:“我从初中就开始坚持跑步,至今也是每天都会跑步,算起来跑了40年,得益于坚持体育锻炼这一习惯,我的身体、工作都受益良多。”
“我们要让锻炼成为一个日常习惯,而不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亚运项目中,最关注的是什么?
“5000米、马拉松都是我最关注的项目,我会通过电视、互联网关注比赛信息。”
施一公同时也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视角,分享了他对体育精神的解读,“在体育中,我们追求更好的成绩、更快抵达终点;作为科学家,我们的研究却没有终点,要持续努力、不断前进。”
“体育和科研有共同之处,没有‘最好’,都是在一个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过程中,不断努力。”施一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