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科普日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迈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科普中国星空讲坛全国科普日特别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3-09-22 23:27:22

新华网讯 日前,“迈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科普中国星空讲坛全国科普日特别活动在京举办。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剑锋、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究员陈明轩分别围绕水利水电、超导技术、海洋资源、航天科技、气象预测五大领域,展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展现科研工作背后的精神和魅力。现场还举行“科学家讲科普”全国科普示范活动启动仪式。

科普中国星空讲坛是为科技工作者搭建的演讲平台,每期邀请不同领域科学人物为观众奉上知识讲座。通过“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方式向公众展现新时代科学家风采风貌,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同时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示范传播效应,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

本期科普中国星空讲坛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办,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全网累计观看量超800万人次。

在题为《国家水网,为强国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为观众介绍如何科学“织就”国家水网,并阐释其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张建云说:“可以自豪地讲,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生态等效益。我们也完全可以相信国家水网的建设,将对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建设起到重大支撑作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以《高温超导的守正创新路》为题,讲述超导研究的中国故事,带领公众了解中国为世界超导研究开辟的新领域,“除了自然科学奖之外,我们还在超导应用方面获得国际领域的大奖。”罗会仟分享了超导领域的成就,并介绍了未来超导创新研究的探索方向。

“冰下湖泊可能有朝一日会成为我们在太阳系乃至外太阳系发现生命的一个路标。而随着南极冰盖深部钻探技术和保障能力的发展,我国有望在揭秘极端环境古老生命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在题为《在地球探秘地外生命》的演讲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剑锋带领观众一起探索南极冰盖下的神秘世界,深度分析讲解冰下探测技术的成果与挑战。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带来了题为《我国太空探索的坚定一步》的演讲,讲解了为实现飞天梦想,科学家们不断攻关的载人航天技术研制之路,详细介绍了当前成果、拓展应用,以及航天事业的未来规划。

在题为《面临“靠天吃饭”带来的重重挑战》的演讲中,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究员陈明轩,以冬奥会为例,深度分析讲解“百米级、分钟级”精准天气预报的技术难度,以及那些与“雷电雨雪”赛跑、为吃好“靠天”这碗饭而攻坚克难的故事。

据了解,科普中国星空讲坛自2022年启动以来,共举办15场星空讲坛活动,共有14个学会、6个地方科协参与协办,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等75位专家进行演讲,累计传播量超9220万人次。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