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大系”重返浙江 带来什么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3-04-22 12:04:38

围绕白菜的古今对话

此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巡展曾去往重庆、北京等地,也走进过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大系”为何能一展再展?细看每场展览可以发现,时常会有新的亮点出现,无论对策展人还是观众,“大系”就是一部翻不完的书。

这次的展览,就特别推出了“农为国本”主题板块。通过“大系”收录的“农耕”“耕读”主题绘画,形象展示了中华农耕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社会根基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每个时代的花圃、植物等有什么区别?白菜是怎么做的?各种中药是如何制成的?步入展厅,我们都能从画中找到答案。

比如,展览精选并集中展示了“大系”中收录的关于白菜的十余幅作品,从宋元到明清,与当代人日常食用的白菜展开了一场“古今对话”。

又比如,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独乐园图》,以司马光《独乐园记》中的主要园景按顺序描绘,包括“弄水轩”“读书堂”“钓鱼庵”“采药圃”“种竹斋”“见山台”“浇花亭”七景。其中,主角一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体现出他的“独乐”之趣。

“大系”策展团队通过这幅画,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开展了跨学科的探讨,对画作中“采药圃”场景里的植物进行比对,发现画中30余种植物的现实学名,比如有众人熟悉的灵芝、黄芩,也有目前被列入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的七叶一枝花等等。可见,仇英在创作时,画中的植物也是有实物参照的。

“去年‘大系’在杭州展出时看过,这一次展览聚焦的角度更小更专,没想到能延伸出这么多内容。”一名观众看完特展后感慨道。

“仔细观察,这些作品里凝聚着古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与科学共生的技艺、与文化共生的思想。”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大系”全国巡展总策展人王小松介绍,从“大系”中,我们能看到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首次上线AR读画

如今,数字技术正在开拓阅读的方式和空间。在“大系”特展现场也同样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交互式体验区和沉浸式展厅颇受观众欢迎。

在展览的交互式体验区,观众戴上AR眼镜,便可入画宋画《听琴图》,与宋徽宗互动抚琴,或去树下摘花赏景,再现画中抚琴赏曲的场景。

地面行走时,游鱼会跟随;触碰墙面时,孔明灯亮起;地面如雪地,行走时留下印记。在《光影丹青》沉浸式展厅,一幕真实而有趣的交互体验,让观众仿佛走入古画之中。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沉浸式展厅采用以虚拟现实引擎驱动空间投影技术,同时使用全新的空间音频智能处理技术和视、听、触多感官实时交互装置,将一幅幅静止的中国古代绘画,转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画中世界。

在观众体验的同时,来自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的志愿者也会进行详细的讲解。“展厅的每一幕场景背后都和多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相关。比如,雪山行旅中的雪景里,有宋代的《梅花诗意图》《寒柯山鹧图》《白梅翠禽图》《竹梅小禽图》等,涉及30余幅中国历代绘画经典作品的融合创作。”来自浙传的志愿者陆童向大家介绍。

本次特展,主办方还首次推出微信小程序“大系特展AR读画”,精选的绘画藏品题跋将浮现在真实空间场景中。观众点击题跋根据提示输入作品名称,即可完成答题任务。

“观众可不受时空限制,全方位、全角度欣赏画作,也能获得更多展品相关历史信息,深度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王小松说,让中国古代绘画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领悟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延续中华古代绘画艺术的当代传承。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姜晓蓉 沈听雨 通讯员 孙晓珺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