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书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8-18 14:00:00 Fri   

(2023年8月21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现将上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定的目标任务,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市人代会上审定的37项指标中,目前32项指标有半年度数据,其中26项指标完成目标时序进度: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金融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能源和水利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络零售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制造业利用外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等;6项指标慢于目标时序进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交通投资、新增上市企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等。

表1 2023年杭州市国民经济主要目标进展情况表

image.png

image.png

总体看,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逐季向好”态势,社会发展平稳有序。主要任务进展情况如下:

(一)经济运行全面向好。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6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从供给侧看,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亿元,增长3.4%,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分别增长2.0%、3.1%、6.8%和9.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8亿元,增长1.3%,比一季度回升3.4个百分点,环保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6%和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3和7.9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748亿元,增长9.3%,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从需求侧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2.3%,工业投资增长42.3%,重点制造领域投资增势较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7.4%、48.9%和29.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5亿元,增长8.7%,比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全市货物出口2404.2亿元,占全国份额2.10%。市场活力持续提升。在册经营市场主体177.6万户、增长11.8%,其中企业92.2万户、增长9.6%。

(二)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顺利进行。赛事筹备基本就绪,成功召开亚运会、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如期发布亚运亚残总赛程、竞赛技术手册、竞赛报名指南、枪弹管理指南等,亚运会竞赛报名工作完成,运动员报名人数达12500多名,规模创历届之最。亚运奖牌和歌曲顺利发布,倒计时200天、100天活动成功举办,开闭幕式排练、赛事志愿服务等工作有序推进,赛事门票上线销售。城乡面貌全面提升,环城北路-天目山路隧道全线贯通,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正式通航,地铁4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先行段招标,钱塘江“四改三”、杭甬运河“四改三”、杭淳开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打造“美丽家园”“杭韵街巷”“畅行交通”“花满杭城”“点线出彩”五条风景线,截至7月底,20大行动1741个具体项目已完成1675个,完成率已达96.2%。

(三)助企惠民政策精准有效。研究出台《关于“抢先机、拼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春节期间省外员工留杭稳岗“十送”关爱行动。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8方面64条,安排财政资金480亿元,上半年已下达303.49亿元,完成63.2%。积极稳妥推进价格调控管理,优化杭州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措施,实现地铁、公交、水上巴士“三位一体”零门槛、全覆盖,截至7月底累计优惠5349.99万笔,累计优惠金额7450.51万元,综合折扣力度位居全国第一;深化天然气价格联动让利,强化能源价格惠民助企,预计每年减少用气成本约9000万元。开展“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市县乡三级共选派4407名干部,服务企业8226家,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41250家次,收集企业诉求7869个,解决7222个,解决率达91.8%。

(四)持续推进稳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承办智慧商圈等5场全国现场会和重要活动,推出运河映巷等7条省级高品质步行街、长河老街等4条省级商业特色街和新天地商圈等2个市级示范智慧商圈。举办“味美浙江·烟火杭州”系列餐饮消费季活动,推出35家亚运美食餐厅,发布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6家餐厅获一星,杭州成为第5个拥有米其林指南的中国大陆城市。先后举办活力暖冬消费季、双品网购节、数智消费嘉年华等500多场促消费活动,全市共发放各类消费券5.2亿元,打响“不夜天堂·乐购杭州”品牌。开展“双百双千”拓市场行动,上半年全市共组织271个出境团组,参加展会82个,出境企业2197家次,达到意向订单514.47亿元。积极招引省市重大外资项目,12个项目入选省重大外资项目推进计划。上半年,全市赴境外招商组团45个,举办杭州·香港高端服务业推介大会、德国专精特新企业恳谈会等20余场专题活动,新引进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9个,累计投资54.95亿美元,其中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17个。

(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五大产业生态圈招引质效不断提升。1-6月,全市共落地总投资1亿元以上五大产业生态圈项目313个,占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数的67.2%,同比增长163.0%。深化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中电海康等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合作,市政府先后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6+N”业务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研究出台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组织开展总部企业认定,共有468家总部企业通过认定。推动杭州金玉上城、西湖云栖数字经济等8个平台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聚力攻坚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一园一主业”特色产业平台创建工作,确定萧山河上镇膜材料等11个特色产业平台列入首批创建名单。

(六)着力提升科技创新。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13.1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7.04%,呈稳步提升态势。1-6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364.49亿元,增长6.3%。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68%。1-6月,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3903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48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1-6月,全市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总额570.24亿元,居全省第一位。1-6月,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53715件,全省占比达28.73%,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022件,全省占比达50.54%。新型实验室体系加速布局,115国家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累计达18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累计达36家。截至6月底,全市新认定A-F类人才2.16万人;今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13.73万人,同比增长7.34%。今年上半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06万人次,培养技能人才6.79万人。

(七)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推出新一轮150项国家营商环境试点改革举措,全部取得阶段性成效。“打造线上线下双向融合‘企业之家’”“深化湖滨‘智慧商圈’改革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等7项改革实践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入选总数全省第一。制定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制定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地方标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领域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国首个在线商事调解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等一系列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原创性、创新性制度规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再次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城市。全速推进国企改革,完成城投集团与钱投集团、商旅集团与运河集团等4家企业战略重组,完成临空建投集团、能源集团、安居集团、农发集团、科创集团等5家企业新设组建,完成杭州资本、公交集团2家企业升格,28家涉改子企业完成划转。

(八)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杭州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聚焦“一老一小”,新增托位6007个、其中普惠托位4814个,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新增家庭养老床位4915张、康养联合体52家,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深化“千万工程”建设,3条省级和美乡村共富示范带、12条市级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91条区级未来乡村示范带建设加快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获全国2022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第一名。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总体满意度居全国第一。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扩面提质,城区学校“揭榜挂帅”,完成85个教共体组建。加快安置房建设,开工11459套,竣工37786套,完成回迁安置13587户。推动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试点配售,推出8批次、2599套房源。

(九)持续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西博会、钱塘文化节等文化盛会。《我们这十年》《运河边的人们》《问天》等多部作品入选“2022中国电视剧选集”,《我们这十年》荣获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奖,《老师·好》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青年电影创作奖。开发亚运特色旅游项目,推出亚运特色观光巴士、100余条亚运特色旅游线路、51个亚运人文体验点。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永久落户。1-3月,组织全市41个国有A级景区和9个佛道教场所“免费游”,接待游客1306万人次,同比增长63%。成功举办2023杭州户外休闲旅游节暨2023杭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2023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3天时间,共吸引线下参观市民游客95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4511.24万元。坚持文化惠民,上半年已建成42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6个城市书房、12个文化驿站。

(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6月,杭州市优良天数比率83.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同比变化率全省第5;PM2.5浓度33μg/m3,同比下降5.7%,同比变化率全省第1;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在全国168个城市中排名第12、全省第1,在GDP前十名城市中排名第1,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市控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获2022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推进杭钢半山基地退役地块“环境修复+开发建设”全国改革试点,34个地块已累计修复17个,平均缩短修复周期约2年。城市扩绿工作有序开展,截至6月底,新增城市绿地347万平方米,完成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园36个。大力推进开发区(园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时总结推广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试点成果,上半年全市新增光伏装机37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的92%,建成用户侧储能项目18个,规模1.72万千瓦/3.48万千瓦时。

(十一)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一厂多租(厂中厂)、电焊动火作业专项整治,全面建立风险底数清单、消除各类问题隐患。稳步推动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一体化建设,建成达标应急消防管理站86个。借力“城市大脑”建设,推动数据全量全要素汇聚和应急管理数字平台贯通应用,迭代升级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等特色应用,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智治水平。定期集中曝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形成警示曝光集群效应;成立青少年大安全教育联盟,推进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全市应急安全体验馆参观人数达30余万。上半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5%、21.5%,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尽管取得阶段性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还处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风险隐患较多,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还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重点可以关注以下5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区县尚未全面转正。西湖(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4%)、临安(-7.2%)、余杭(-6.6%)、上城(-4.3%)仍未转正,对全市造成拖累。重点行业仍有短板。医药制造业(上半年产值增长-39.1%)、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0.9%)、化学原料和制品(-10.6%)、金属制品业(-6.2%)等4个重点行业仍未转正,支撑不足。企业经营承压。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3.4亿元,下降17.4%,降幅分别大于全省(-14%)、全国(-16.8%)3.4、0.6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交通运输业投资分别下降29.1%、54.4%,降幅持续扩大,涉及亚运保障服务的建筑安装工程等实物量投资均已提前完成,同时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将根据亚运会日程安排施工工期,部分项目投资实物量将调整到亚运会结束后,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稳投资的压力加大。

(三)外贸出口面临多重压力。国际需求尚未恢复。6月全球制造业PMI47.8%,为2020年6月以来新低,已连续9个月低于荣枯线;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订单不足,预计下半年出口市场难以有效改善。重点出口产品今年缺口大。去年新冠检测试剂出口今年基本归零,减少近200亿元;受贸易摩擦影响,新华三、三维通信等企业后续可能遭遇出口限制。出入境仍不顺畅。7月国际航班量恢复率为47%,出境航班少,机票成本高;签证不畅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出国(境)、邀请海外客商来华洽谈,存在困难和不确定性。

(四)稳就业兴创业增收入压力增大。今年以来,全市登记失业人员逐月增加,6月末,全市登记失业人数14.52万人,同比增长8.6%,其中35岁以下青年登记失业人数3.42万人,需高度重视。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保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53元,同比增长5.4%,略低于同期GDP增速,还需进一步关注居民就业增收问题,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

(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较大。尽管上半年城市空气质量较大改善,但由于我市经济体量、人口基数以及机动车保有量较大,社会活动强度高、工地道路建设点多,上半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83.4%)、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较年度目标(分别为≥88%和≤28微克/立方米)仍有一定差距,下半年如遇不利气象条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大,完成年度目标尚有较大压力。

二、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1-6月,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6.8亿元、投资完成率69.7%。其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域项目完成投资701.5亿元,投资完成率74.0%。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项目完成投资38.6亿元,投资完成率61.0%。交通强省领域项目完成投资223.8亿元,投资完成率61.1%。清洁能源保供领域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投资完成率91.2%。水网提升安澜领域项目完成投资30.2亿元,投资完成率61.0%。城镇有机更新领域项目完成投资116.1亿元,投资完成率60.2%。农业农村优先领域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投资完成率82.2%。文化旅游融合领域项目完成投资51.5亿元,投资完成率75.9%。民生设施领域项目完成投资257.1亿元,投资完成率72.9%。

为加快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我市持续强化要素保障。1-6月,发行专项债项目139个、发行金额121.91亿元,审批用能93万吨标准煤,完成年度目标的93%,腾出用能空间14.47万吨标准煤,完成年度目标的72.35%,全面完成16个开发区(园区)“十四五”区域能评工作。获批企业债7支,总规模13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8%,发行企业债9支,募集资金106.2亿元。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要牢牢把握亚运机遇,夯实发展基础,聚焦打赢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开展“冲刺亚运会 实现新跃升”攻坚行动,结合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协同推进,奋力争取经济社会高分报表。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办好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全市之力做好赛会筹办。紧紧围绕“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做好赛事准备、测试演练等工作,保障场馆平稳运行,精心组织好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等活动。营造全民亚运氛围。深化推进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全域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强化赛时城市侧保障。有序开展“百万百日文明出行零违法”挑战赛活动、“我为亚运代言”先进典型引领、“与爱同行助残迎亚运”、亚运推广歌曲宣推、全民学英语、城市亚运氛围提升等活动。持续释放亚运红利。按照“一馆一策”深化推进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和综合利用,推进“无废亚运细胞”创建;深化“看亚运·游杭州”亚运主题系列旅游项目,提升景点景区、导游导览的国际化水平;全过程总结提炼亚运筹办成果,创新探索大型赛事体制机制,打造国际“赛”“会”之城。


(二)加快扩内需稳外贸稳外资。抓好投资稳定增长。重点推动地铁四期、杭州中环、城西南排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积极推进新一轮综合交通大会战和大通道建设,力争完成轨道机场项目年度投资202亿元,大通道项目年度投资250.17亿元目标。全力打响城市消费品牌。把握暑期、亚运会、十一“黄金周”等机遇期,举办50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打响“知味杭州•美食无界”“数智消费•共富生活”“不夜天堂•乐购杭州”等消费品牌。千方百计稳外贸。持续开展“双百双千拓市场”行动,在国内外贸展、国际专业展和海外自办展三方面同步发力,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加大对“海外杭州”巴西、南非、阿联酋等新兴国家自办展的支持。强势推进招商引资。把握亚运举办契机,吸引境内外投资,以50亿元、100亿元重大项目为攻坚点,谋划盯引、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三)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供给。优化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政策直达”,抓好“8+4”政策资金兑现落地,切实增强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有效利用“企业家早餐会”“千名干部助千企”等工作载体,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等领域,开展“百场千企”产业对接,帮助企业抢单拓市。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大力“双招双引”,夯实项目支撑。深化“一园一主业”发展,优化细分产业链分工,推动园区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做强服务业发展重点平台。对前期创建的三批18家省级创新发展区,强化平台分类培育,对标高能级目标持续推进千亿级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新型实验室体系和高能级科教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医学所、西湖大学、北航中法航空学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高新企业规上化、规上企业高新化。全市R&D投入强度要达3.8%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突破850亿元。主板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六成。持续加强青年人才引育。全年力争完成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150场、创业创新大赛45场,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5万名。继续做大做强博士后队伍,力争全年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650名以上,全年新增博士后工作站50家以上。

(五)推动各项改革走深走实。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全力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加快“数智营商”系统建设,迭代升级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完善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看板建设,加快落地“杭州市民码”。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深化信用品牌创建工作,抓好钱江分提质扩容,推进舟山、威海等地实现信用分互认互通。稳步推进水价综合集成改革,不断优化天然气价格调控机制,有序推进涉企领域价格改革。扎实完成新一轮市属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涉改企业体制机制融合、产业产权理顺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实施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探索多种形式激励手段。

(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高标准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有力有效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落细落实,加快民生实事项目完成进度。深化数字赋能。进一步拓展智慧配送餐服务功能,年底前实现800家老年食堂(助餐点)接入“全城通”。统筹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进“舒心e就医、重病e相助、健康e智管”等应用建设。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力度。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力争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万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紧盯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做到100%全覆盖式帮扶。

(七)做优做强文旅产业。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办好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新年音乐会等文化节庆活动,谋划好2024年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申报作品创作生产。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为主题,组织开展我们的村晚、你点我演、送戏下乡等各类文化活动。打造“亚运旅游”IP。持续发放“亚运文旅大礼包”,通过亚运特色观光巴士、亚运特色旅游线路、多语种亚运地图等形式,展示杭州山水风光与人文底蕴。打造文旅西进增长极。积极推进文旅西进,高水平开发“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积极招引国际知名品牌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加快三江两岸沿线存量文旅资源改造提升。

(八)加快建设美丽杭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和国二及以下柴油叉车淘汰工作,加大扬尘污染管控力度,及时消除起尘隐患。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落实全市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方案,抓好省级工业园区标杆园区创建和培育,强化钱塘江蓝藻监测预报和应急处置。加强重点建设用地环境安全监管,深化推进杭钢半山基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和全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试点。全面引领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国家试点,打造国家“双碳”领域示范标杆。做好亚运环境保障。全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和“无废亚运”,以“无废亚运村”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无废亚运”精品案例,努力形成一批绿色亚运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九)保障社会平安稳定。确保亚运期间安全稳定。抓好赛会安保,优化改进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各项赛事及活动安全顺利。围绕“平安护航亚运”主线,巩固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效,在全市组织开展“两个一律除风险 决战决胜护亚运”攻坚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关注社会风险隐患。开展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引导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切实抓好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处置,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  作者:  编辑:徐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