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呈现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并出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关于杭州亚运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委全会决策部署,做深做实“后亚运”文章,推动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市人大社会委起草了《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持续放大亚运效应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的决定(草案)》。经市人大社会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主任会议研究,提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
2023年12月28日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持续放大亚运效应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的决定(草案)
(2023年12月 日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呈现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总结固化举办亚运会的好经验好做法,乘势而上做深做实“后亚运”文章,纵深推进“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持续放大亚运政治效应,在感恩奋进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圆满成功,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亲自指导推动,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的深情大爱和信任重托。全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应当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和杭州人民的似海深情和如山厚望,把感恩之心、拥戴之情、捍卫之志转化为绝对忠诚、矢志追随的强大定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动“八八战略”杭州实践走深走实,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
1.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攀登奋进。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杭州的“四个杭州、四个一流”奋斗坐标和“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城市定位,聚焦“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大力推动实施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奋力打造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的标志性成果,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杭州的美好现实。
2.坚持全市“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紧扣“后亚运”时期的关键性、战略性、牵引性问题,进一步保持和用好杭州亚(残)运会展现出来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上下贯通、各方协同、一体发力,不断推动杭州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向上攀登。
3.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推进城市建设发展。面对迈入超大城市的新阶段,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广大人民群众心系亚运、支持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力量,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鼓励以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持续放大亚运品牌效应,着力打造国际“赛”“会”之城
充分发挥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品牌效应,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特色赛事会展体系,奋力把杭州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鲜明辨识度的国际“赛”“会”之城。
4.锚定国际赛事之城,积极引进办好国内外高级别赛事。发挥一流城市基础设施、一流体育场馆设施、一流大型办赛服务保障的综合优势,加快构建以国际顶级赛事为引领、以国内高等级赛事为核心、以城市品牌赛事为基础的体育赛事体系。推动与国际、亚洲和全国体育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国际品牌赛事、国际体育组织、“国字号”机构以及重大赛事运营机构落户杭州。高水平办好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首届国际皮划艇超级杯等国际体育顶级赛事。提升杭州马拉松等本土赛事影响力,创新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推进亚运场馆赛后多元业态运营,完善“一馆一策”“一馆一特”“一馆一品”,实现综合利用、长效利用。
5.锚定国际会展之都,高质量筹办举办品牌会展活动。完善会展场馆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规模结构优化、功能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备的会展场馆体系。积极引进国际性专业展览、国际会议和高端论坛。深化与世界旅游联盟的合作,争取在杭举办全球旅行商大会等活动。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可持续性,高水平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良渚论坛、云栖大会,重塑百年西湖国际博览会品牌,精心筹办世界生物圈保护大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等。培育特色会展节庆活动,提升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展会的品牌影响力。
6.锚定国际重要交往中心,提升杭州城市品牌传播力。推动亚运期间国际服务模式长效化,加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城市会客厅,推动杭州国际友城“朋友圈”不断壮大、日益紧密。探索成立亚运城市联盟,打造亚太地区重要门户枢纽。充分利用经贸、文化、旅游等对外交流渠道,在会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杭州赛事会展专题推介。支持杭企赴境外参加大型国际展会。加强与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协办城市的协作共享,联手打造国际展示交流的文化品牌和海外推广平台。
三、持续放大亚运经济效应,不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优势
充分发挥智能亚运、科技亚运和市场开发政策带动效应,不断释放筹办举办亚运会带来的经济红利,努力让体育赛事“流量”化为发展“增量”,让赛事红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杭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
7.加快亚运科技应用的推广普及。秉承智能亚运、科技亚运理念,既要立足眼前需求,又要擘画长远发展,坚持发展看得见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广应用5G-Advanced(5.5G)网络应用、电子身份注册卡、数字外币支付、亚运数字化指挥服务体系、云上亚运会、亚运线上火炬传递和数字火炬手、亚运元宇宙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数字观赛服务平台等亚运会上全球首创的智能应用场景。推进亚运开闭幕式数字火炬手、机器狗、智能巴士等“黑科技”应用于日常办公、安全保障、体育训练、教育娱乐等多领域,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和智能运动装备的研发制造,助力高科技产业能级提升。深化“链上亚运”建设,让“区块链”技术深入日常支付、生活出行、版权保护等领域。构建VR场馆虚拟现实体验,通过亚运场景实践落地,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
8.加快数实融合。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挥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培育一批数字工程服务商。实施“智改数转”计划,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五大产业生态圈提能增效。充分发挥“自贸区+综试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度优势,积极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数字自贸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抢抓数据要素化机遇,率先推进数据基础制度改革,积极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探索设立国际数据中心,打造数据产业第一城。
9.加快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探索数字化智慧服务体系、智能参赛应用场景、多领域使用观赛信息服务等数字化成果的市场化推广。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健身器械、运动服装等体育制造业,加快培育体育动漫、游戏、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体育特色产业集群。
10.加快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亚运场馆资源和亚运遗产,推出一批特色精品亚运主题旅游线路,推动赛事会展与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知名度高、体验性强的“亚运打卡地”。加快培育经纪、金融、保险、广告、营销、票务等专业赛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仓储物流、搭建装饰、翻译主持、信息咨询等会展配套产业,全面激活体育消费市场。
11.加快体育运动特色小镇建设。学习借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开发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小镇等经验做法,推动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富阳水上运动中心、淳安界首体育中心、桐庐马术中心等专业场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国家级赛事基地、体育训练基地,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四、持续放大亚运文化效应,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优势
扛起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使命任务,固化亚运筹办举办中展现中华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做法机制,打造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让世界透过杭州了解中国。
12.讲好“杭州新亚运”故事。依托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实施“亚运记忆工程”,打造亚运品牌传播阵地。以适当形式固化城市地标性景观、主火炬塔、开闭幕式演出、数字应用场景等具有辨识度的亚运成果,留存亚运经典记忆。创新开发“湘湖·雅韵”实景演艺,让亚运印记成为杭州的鲜明文化标识。
13.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巩固和深化亚(残)运会全面展现文化科技交融之美的做法经验,深化之江文化产业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大运河(杭州段) 文化产业带建设,持续壮大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现代演艺等优势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展示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4.传承亚运精神财富。深入挖掘亚运筹办举办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价值,大力弘扬胸怀大局、创新求变、追求极致、开放包容、爱达未来等精神特质,不断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市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
15.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深入践行“心心相融,爱达未来”,构筑“1+N”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和海外社交平台矩阵,持续办好“杭州国际日”等活动,用国际化语言多维度立体化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杭州之窗”的生动图景。健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深化发展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事业,支持艺术团体创作富有杭州特色和国际元素的作品。
五、持续放大亚运生态效应,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优势
总结提炼首个“碳中和亚运”和“无废亚运”的经验做法,加强成果推广应用,将绿色、低碳、节能和可持续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6.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零碳亚运”、数字烟花、绿色建材等做法,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着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标志性工程。
17.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推广“无废亚运”倡议,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引领公众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观赛、光盘无瓶的“无废理念”,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无害处置。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市民将节水、节能、节约资源等环保措施落实到日常生活。
六、持续放大亚运社会效应,着力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名片
持续巩固亚运筹办举办期间城市品质发展成果,提升城市风貌品质、基层治理水平、市民文明和健康素养,打造更有颜值、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城市。
18.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树立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品位生活的理念,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统筹协调城市景观风貌,更好体现地域特征、江南特色和时代风貌。固化“匠心提质绣杭城”“三大提升行动”,推进公园小品建设,实施城市扩绿,推进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项目建设。
19.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加快数字“新基建”步伐,推动杭州亚运会相关信息系统、数字平台、应用场景的充分利用,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新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下“四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适应超大城市发展需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20.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发扬“我爱杭州·奉献亚运”活动激发的主人翁精神,广泛开展“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进一步打响“最美杭州”“礼让名城”“志愿善城”品牌,推动“礼让亚运”的城市精神文明和人文精神体现在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持续擦亮“小青荷”志愿服务金名片,让志愿精神点亮城市文明之光。巩固亚残运会无障碍建设成果和服务保障经验,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健全无障碍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让有爱无“碍”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线”。
21.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把亚运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践行“全民亚运、共建共享”的理念,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快形成“15分钟健身圈”,高水平推进健康杭州建设,奋力创建健康中国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