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情况的报告(书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2-27 15:06:42 Wed   

(2023年12月28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组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3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精心指导下,以贯彻实施《浙江省民生事实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规定》为契机,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引领、检视、提升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从健全体系、完善流程、提升手段等入手,进行制度重塑、程序优化、责任强化,进一步做实做强做深做细“征集、审议、监督、评议”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深化完善人大机关全方位统筹、全周期管理、代表全天候履职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民生实事监督工作。

一、监督工作情况

市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票决确定十件民生实事后,市政府第一时间进行动员部署,高效推进项目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务实精准地提建议、抓协调、强督导,有力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截止到11月底,2023年10项民生实事22个子项已全部完成。

(一)强化全方位统筹,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运作体系

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票决、群众参与”总原则,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制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各方作用,凝聚各方合力。一是强化人大牵头抓总作用,成立市人大常委会深化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各工委负责人为成员,机关各部门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集全机关之力,推动深化票决制工作的任务落地。二是健全市县两级人大联动、组团式监督机制,市人大机关相关部门牵头、区(县、市)人大协助、实施单位配合,组建“市人大机关各部门+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代表”的监督小组,10个监督小组分别对应10个项目,成组成团一体化开展监督。三是建立各层面工作例会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加强人大机关、代表、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定期研究项目进展情况,提出工作建议,督促政府部门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

(二)强化全周期管理,积极推动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向两端延伸

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坚持和完善“部署会发动、监督周推动、报告会问政、回头看跟踪、满意度测评”的监督模式,在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三阶段的基础上,强化候选项目意见征集、审议票决、集中监督、全程跟踪、满意度测评、“回头看”等全链条管理、闭环式监督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工作质效。一是前端注重改进和完善意见征集和民意表达,在征集环节,将项目征集作为代表主题活动的内容之一,同时要求各代表团组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充分听取意见,确保每个团组每年均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候选项目;在初定环节,对政府部门初步提出的候选项目,组织代表开展审议、协商,进一步夯实民意基础。在对2023年民生实施项目进行征集的过程中,共梳理104条涵盖10个方面民生事项的代表建议,从中凝练出9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其中70%以上的建议内容与最终票决出的2023年民生事项相吻合。二是中端注重集中监督和常态化监督有机结合,强化点对点跟踪监督机制,由各监督小组根据项目性质和任务清单,确定重点点位、重点环节、重点问题,进行聚焦式紧盯久盯、盯牢不放的跟踪监督,直至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8月份召开“一府两院”工作情况报告会,专门就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组织代表进行现场问询。“代表监督周”期间有150名市人大代表、57名区县(市)人大代表参加监督活动,开展调研和明察暗访225人次,监督发现问题71个,提出意见建议247条,有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三是后端注重项目的持续效用发挥和长效机制建设,以对前几年完成的项目实施“回头看”,结果同步纳入满意度测评依据,督促项目的真正落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发挥长期效用。

(三)强化全天候履职,有效提高代表和群众参与的广度深度便捷度

充分用好人大数字化改革成果,依托“基层单元”“民生实事监督”等应用场景,拓展社会参与渠道,建立全天候项目建议提出、协商、完善机制,方便政府与人大常委会、代表与群众常态化的双向互动。一是健全常态化项目征集机制,除了规定时间集中征集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浙政钉、浙里办等平台,随时表达民意诉求、提出民生实事建议项目,促进候选项目储备库实现民生需求动态更新。每年集中征集阶段,线上线下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也更加广泛众多,收集分析也更加快捷。二是健全日常化项目监督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每月组织市代表通过手机登录,积极参与民生实事日常监督和集中监督,做到“随手拍,随时转,随机督”。同时,督促各实施单位动态更新项目进度,及时了解、掌握和对照检查。2023年,先后有142名市人大代表通过应用场景,对10件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线上监督,提出意见建议186条,其中167条意见建议已经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线处理并回复代表。三是健全全员化测评机制,借助数字化应用场景,对民生实施项目的满意度测评,测评主体扩大到了全体市人大代表。

 二、关于项目总体评价

市政府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工作,把民生实事作为向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第一时间动员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10项民生实事22个子项目全面实施落地。

(一)注重共富引领,项目设置更加紧扣普惠性。坚持共富为民理念,紧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紧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全社会。如市人社局以“扩中”“提低”为牵引,打造“一掌通、一站全、一链畅”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兜底帮扶,助力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市卫健委聚焦“托有善育”,推动“托幼一体化”,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拓展街道社区、产业园区办托空间,持续为育儿友好型社会“加油充电”。市建委坚持民生实事“姓公惠民”价值属性,推动主题教育大调研成果转化,在国内率先走出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建设和办证新路径,改出了老旧小区的“新面貌、新生活”。

(二)注重数字创新,项目应用更加突显智慧性。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字应用,用数据链接民生服务,让数据活起来、跑起来,以数字化小场景构建更广阔的民生大幸福。如市医保局全面推进“网上复诊配药、医保在线支付、快递配送上门”一站式线上闭环医疗服务,率先上线亲情代付“适老化”“适幼化”服务功能,让群众在线就医购药更便捷。市民政局将物联网、大数据深度嵌入养老服务,实现智能监测设备与水、电、气、电信反诈等信息互联,感知潜在风险,4.79万次预警信号均得到及时响应。市公安局聚焦市民反映最集中的“红灯多”“红灯长”等问题,依托城市大脑,研发“数智绿波在线平台”,以技术应用“小切口”服务城市交通“大场景”。

(三)注重因地制宜,项目实施更加体现实效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处理好整理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着力补短板、增保障,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落地、服务提速、效能提质。如市交通局主动对接市民需求,深化公共交通“六进”服务,将“人跟线走”转为“线跟人走”,让“地铁+公交”无缝衔接更通畅。市城投集团首创杭州公共自行车“实体桩+电子桩”运营新模式,有效破解租车还车“潮汐现象”,不断提高调运效率、提升服务容量,助力亚运“最后一公里”。市城管局充分吸收电动车停车位建设需求,结合地铁口周边景观布局,因地制宜融入亚运元素,做好地铁口环境提升绣花功夫。

三、意见建议

在做好下一阶段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中,建议各有关部门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质量导向,确保项目有效实施。一是保证项目实施到位。强化政策性和制度性安排,精准支撑、有力保障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加强实地督导、跟踪问效,完善和落实资金、用能、用地、人才等要素供给,确保全过程跟进、全方位服务。提升民生实事项目指标制定的科学性,提高项目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精准度,确保全部项目按期完成到位。二是保证项目完成质量。充分发挥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平台作用,强化清单管理、进度管理、闭环管理、综合管理和数字赋能。严格执行项目实施及运行技术规范和标准,注重细节、提升品质,打造质量工程、精品工程、群众满意工程。三是保证项目持续推进。充分考虑城乡特点、民生需求、要素供给等因素,系统规划、科学合理设置项目布局布点,统筹谋划配套设施、配套政策、配套服务,按照民生需求轻重缓急和财政资金实力,跨年度、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实施,持续性推进。

(二)坚持制度引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征集与提出机制。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动员可更广泛些,征集的渠道更宽些,征集形式更丰富些,除了第四季度集中征集月之外,可建立常态化的征集机制,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意见表达。候选项目初步选定过程中,建议多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使项目有更多的民意基础和民意体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发动更多的代表参与监督从而真正实现“群众想做的事”与“政府要做的事”之间的高度契合。二是进一步深化审议与票决机制。要确保项目审议扎实、票决过程真实。人代会前,要围绕政府初定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财政保障能力等方面进行审议。人代会上,再对集体讨论研究提出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审议。做好票决办法草案拟定和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审议和表决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及时公告民生实事票决结果。三是进一步完善实施与监督机制。政府要及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评估制度、资金监管制度和动态考核机制,对实施单位进行督查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人大要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监督,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价机制,持续紧扣项目重点点位开展跟踪监督,聚焦项目长效运行管理进行“回头看”,实行民生实事监督的全过程、全链条、全闭环。(三)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工作推进合力。一是项目牵头单位要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健全沟通衔接、联动配合、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二是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要发挥项目实施主体作用,承接好条块任务,力争举措到位、政策落地、合力推进。三是政府和人大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造上下联动的一体化民生实事项目信息化监督平台,及时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四是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要强化跟踪监督,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持续组织开展好监督。五是各宣传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激发基层活力,讲好民生故事,及时宣传项目征集、筛选、监督等工作,争取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营造民生事大家办、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  作者:  编辑:林海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