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2-27 15:13:01 Wed   

(2023年12月28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在新发展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是围绕创新驱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是着眼公平公正、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是坚持系统协调、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杭州市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的目标定位,切实加强对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于下半年启动了听取和审议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工作,李火林主任就做好专项审议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专项审议实施方案,教科文卫工委成立专题调研组,启动开展前期准备、现场走访、集中调研、资料准备、梳理汇总、报告起草等一系列工作。

自议题列入计划以来,李火林主任高度重视,对杭州高级中学、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等十多所中小学校开展了类型、区域全覆盖的专题调研。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专题调研组,深入浙江工业大学、学军中学桐庐学校、莪山民族小学等大中小学考察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人社、财政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汇报,详细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密切联系省市相关部门,通过进代表联络站等方式开展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意见建议80余条,就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初步构想。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改革和保障力度,推动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全市所有13个区、县(市)均进入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行列,在历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均成绩斐然。累计创建省现代化学校244所,占比超中小学校总数的1/4。今年有9个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省级评估,3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省级评估。日前印发《杭州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系统优化顶层设计,以高质量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的市域样板。

(一)聚力提质增效,推动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制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配套规划为主的《杭州市基础教育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区高中学校布局规划(2021—2035》。坚持城镇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五同步”原则,2020年以来,全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26所,新增学位37.17万个,持续强化教育资源供给。学前教育发展第三轮行动计划进展顺利,持续加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实施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有效解决民办学校“掐尖”招生顽疾;全市22所“公参民”学校平稳转公。2023年小学入学人数15.4万人,较前一年骤增2.9万人,多措并举新增一年级新生学位5.1万个,有效应对小学入学高峰。持续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学科奥赛中喜讯连连。建成全国首个基础教育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迪拜中国学校,创下迪拜当地新办学校首次等级评估最佳成绩,开创海外办学“一市对一校”杭州模式。

(二)聚焦高教职教,协同释放服务发展新动能

持续实施“三名工程”,累计引进建设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重大项目,6所国内一流大学分校、校区或研究生院,22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26个高水平科研院所,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西湖大学正式到岗学术人才200余名, 其中一半人曾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国科大杭高院聘用高层次人才267名,其中院士15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西湖大学开展“创新班”本科招生试点,累计两届招生153人;北航中法航空学院2023年首届招生,培养精英工程师人才。举办四届市属高校科技成果推介会,设立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学校申报的“杭州经济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2023年“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招生规模达9000人,占职高招生计划36.6%;“中本一体化”改革试点招生数达到370人,居全省首位。

(三)深化“五育融合”,构建学生阳光成长新体系

成立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推动思政教育全学段贯通;通过“国旗下的诵读”“我们的节日”等载体,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创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省级及以上2个,省艺术教育实验区3个,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省级及以上3个,不断加强体美劳教育。持续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实践,深化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建设。发布国内首个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评定规范,推广“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创新家长教育模式。实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五项行动”,成立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完善医校双向联系绿色通道,加快形成“预警+干预+诊疗+康复”的全链条心理服务体系。

(四)聚力教育共富,谱写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篇章

全面吸纳山区4县公办普通高中加入市属高中名校集团,助力县域高中提升办学水平;创新市和区(县、市)两级合作共建优质高中办学机制,强化市属高中引领作用。推进普高双向对等招生,实施范围已扩为主城区和萧山、余杭、富阳、临平、临安五区,2023年双向对等招生人数达1536人。2023年面向山区4县组建跨区域教共体85个,上城、西湖、临平三区入选省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共体覆盖率94.37%,持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升级组建新一轮名师乡村工作室234个,覆盖山区4县和周边5城区;遴选城区110名优秀教师下沉山区4县,开展两年一轮的全职教育对口服务,持续扩大优质师资辐射效应。

(五)提升师资队伍,塑造基础教育发展新优势

持续实施新锐教师培养工程和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打造本土名师梯队。每年选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每两年开展“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在全国率先实行30年教龄教师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和游览公园政策。制定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划定“师德红线”和“行为底线”。持续推进“燃灯”“正风”“洁身”三大工程,形成“全覆盖、常态化”师德师风监督体系。

二、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满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迫切需要。在推进过程中不能囿于教育日常问题,需要加快转变观念,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技术大变革、产业大重构、市场大调整和绿色大转型四个基础性变量叠加冲击、交织放大,经济社会正经历新旧交替、全方位深度调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区位比较中,我市处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竞合提升期,面临着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节点。要将教育置于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当下所处的时代要求中、眼前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全面审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目前,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从教育内涵看,人民满意的教育获得感有待提升

在教育内涵方面,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尊重并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应该指向师生幸福、家长满意。但当下教育生态“内卷”仍然严重,学生痛苦、家长焦虑、教师身心俱疲的状况依然存在。

据世界银行和OECD数据,中国学生平均每周学习时间比发达国家多十几个小时,几乎是世界上最长,轻负高质仍然难以实现。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信息时代下诱因更多、处置也更难。据省教科院2022年的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状况调查,我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比例为16.5%,有11%的学生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超过6小时,34%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使用电子产品至半夜12点以后。网络成瘾、学生厌学、蛰居在家的现象日益突出。

教师苦于教育教学空间不断狭小。诸多年轻教师入职后最大的落差是发现教育主业不在教书育人,而是处理各类检查、APP打卡等“杂事”。尽管进校园事项已经管控很严,但校园内仍充斥着各种出发点好、操作中变味的打不完的“卡”,不作强制要求但天天晾晒进度,家长苦不堪言、教师疲于应付,有学校粗略估算教师仍有45%的时间处理非本岗教育事项。

(二)从社会使命看,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不够强劲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三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当前,我市创新指数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3.86%,正全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此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破除机制阻碍,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目前我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依旧匮乏,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城市分布中,杭州仅有2所,排在全国第13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普职矛盾依然突出,职业教育仍被认为“次等教育”;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签订协议、提供实习岗位、安排企业人员授课上;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未能彰显。比如,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3》,我省总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超40岁,人力资本存量较广东、江苏相距甚远。除了人口结构之外,人力资本和受教育程度、增加教育回报率、提升在职培训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结构转型、失业率高企时,更需要大力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但目前人力社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存在一定职能交叉,职业教育政策设计体系化不够,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战、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效果有限。

(三)从民生福祉看,城乡教育差距态势依然堪忧

贫富差距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今天的社会而言,共同富裕的一个核心就是教育公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须得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近年来,杭州市持续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名片,实施市域协调均衡发展攀登行动,大力推进教育共富。但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遵循规律、长期积累、厚积薄发,“乡村弱”“城镇挤”等教育难题仍未得到有效破解,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仍然巨大。

山区4县面临缺“人”缺“钱”缺“政策落实”的困境。对优秀教师吸引力不足、骨干教师又流失严重,教师资源配置城乡、校际差距大,比如桐庐连续两年名优教师“零”引进,近三年还流失了28位骨干教师,淳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城乡校际差异系数为0.60,超国家低于0.5的要求。市县财政薄弱,仅能维持教育基本运行,耗资较大的图书馆、体艺训练馆等功能性场所建设明显不足。集团化办学中,政策落实不够,派驻教师不足,对本地教师带动作用不显,比如,按照政策安排,跨层级集团化办学中市属高中名校向县域高中每年至少选派1名校级领导,选派骨干教师数量不少于划转编制数的30%,在县域高中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但近年实施时支教教师供需匹配协调机制并未健全,支教教师数配备不足,难以有效支持县域普通高中提升。

(四)从支撑教育发展看,相关要素制约仍旧明显

一是规划布局未能更好适应发展需求。市民生育率波动,叠加人才引进、人口富集的快速变化,对规划的精准性和前瞻性带来挑战。比如今年小学入学人数达极值,给近十年高中布局产生巨大压力,也给峰后招生带来挑战,幼儿园已有招生不足的态势,据教育部数据,全国2022年幼儿园数量较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近2%;在园幼儿数量从2021年开始负增长,当年减少了13万,2022年减少了178万。目前拱墅、滨江、西湖、上城等主城区举办托班比例较高,托班数占学前教育总班数的比例已分别为4.1%、3.8%、3.5%、3.1%。与此同时,规划落实阶段缺乏必要的刚性约束,主要体现在高中学校项目规划落地中存在明显的“邻避心态”,比如康桥高中项目、华丰高中项目曾存在落地难,需要依靠市政府月度调度的方式协调推动。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瓶颈仍有待突破。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量趋紧,新编制仅能优先保障新办学校、中小学、主学科,在有些区县、学段、学校类型中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比如调研中发现,上城区某小学,本部明年将毕业6个班,新办9个班;又领办新学校,明年新开办8个班,合计新增11个班,仅有3个教师招聘名额。又如,小规模学校存在又超编又结构性缺编现象,产生诸多连锁效应,上城区某学校合并后超编分流,一直无法聘任年轻教师,仅有的几位年轻骨干教师还因超编压力和评职要求,分流至其他学校,导致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超40岁,教师年龄出现明显断层;余杭某中心小学342人,班级13个,按1:19标准仅可配18名教师,难以正常教学。再如,编制紧缺还导致学科也出现结构性不平衡,科学老师紧缺,在科创精神至关重要的当下,科学课质量堪忧。另一方面,引领性的教育家型教育领导者有所欠缺。对市本级17所普通高中的一项调研发现,校领导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文化素质高、专业涵养深、阅历丰富,但卓越校长选拔、培育架构缺乏体系化,政策零敲碎打、用力不均,导致“教育家型”的卓越校长队伍偏少,引领杭派教育者不足。

三是经费投入还需更精准可持续。全市教育经费投入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保持逐年增长,投入力度大。但相对而言,“软件”投入占比小、盲区多。以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为例,近年几无新增编制,非编教师“同工不同酬”矛盾日益突出,有些地方收入差距近半;全市1.45万名保育员的人员属性缺乏依据,没有挂靠,工资低,素质良莠不齐,安全事故等隐患大。又如,我市幼儿园公办率为78.4%,居全省首位,但普惠率为93.8%,在全省偏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定价标准为公办幼儿园的两倍以内,财政奖补力度不足,大量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难以为继。同时,调研中发现,有些经费投入缺乏必要的绩效管理,缺乏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高校、重大科创平台的科研产出和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制定中长期的绩效目标,加强相应的过程管理,以推动其尽快形成标志性成果,尽快实现自我造血。

三、对策建议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站在全局高度,回答时代课题,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有力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发展力

要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何为”的时代使命,必须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内在关联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学生,其最显著的本质特征,就是以思想引领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要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重点做到相互衔接贯通。回归教育本质,着力解决“轻于德、偏于智、弱于体、疏于美、缺于劳”的育人问题,深入推进“五育”融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要促进全体学生阳光健康成长,加强心理高危学生的心理援助。重点统筹团委、教育、卫健等多部门资源,尽快建设市级心理辅导中心,建立“心灵驿站”体系,形成心理危机学生医校转介的双向缓冲地带;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强化学生体锻课、课间十分钟等室外活动时间保障;探索推广家长心理沙龙、家长星级执照等载体,加强家庭心理援助。

二要探索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选择权,赋予更多选择机会,在学位扩张的形式下,加强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发展学生兴趣和专长。推动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着力打造特色、多样、优质的普通高中发展格局。加强科学创新教育,尤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探索,强化拔尖创新人才探索贯通式培养。持续放大“亚运”效应,深入培育一批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品牌项目,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三要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结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课程体系,培育核心素养。全面深化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简称“双新”)实施工作,强化探究式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加强能力培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教材规划与实施监测,加大教研专业支持。

四要深入推进“三融”系统改革探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紧扣全国积极发展综合高中的大趋势,抓紧研究、探索综合高中的举办路径,既设置学科课程又设置技职课程,既减少社会普职分流焦虑,又增加学生选择空间,推动中考中招制度的变革。做好普职融通,完善“3+2”专科办学模式、“3+4”本科办学模式,研究探索“3+4+3”的专业硕士办学模式,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升学通道,畅通职校学生成长“立交桥”。鼓励职业学校探索模拟上岗、创业学院等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人社、教育等部门应加大政策统筹,推进交叉职能的协调机制,一方面,要系统设计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加强面向社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联合破解校企合作领域中的难点堵点,探索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企业方激励措施;同时,协同支持职业院校提质升级,例如,杭州技师学院作为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培养的高级技工虽等同大专学历,但在教育系统的“学信网”仅认定为中专学历,增加职业技能人才应聘难度,人社、教育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学院向上级部门申请更高层次办学资格;探索将技工院校列入本地招生指南,纳入中高职院校统一录取平台,支持其建设省一流技术学院。

(二)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升教育支撑力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面向人人的,是体现公平公正的,是第一民生,必然要让优质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四率先”主要目标之一,即“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应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目标,强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要着力推动名校集团化落地见效。跨层级、跨区域名校集团化是推进教育共富的主要抓手,有助于突破传统帮扶模式,支持县中崛起,形成真正的、持续的引领效应。一方面,要加强市区两级编办、人社、财政、教育等多部门协调,充分考虑骨干教师在教育共富中跨城区、远距离工作实际,进一步突破人才引、育、留方面的机制阻碍,提供免除高速通行费、解决住宿问题、提高津补贴等,探索破解财政奖补如何惠及外派教师绩效等问题。比如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探索向区、县(市)外派教师的补贴、津贴等不受绩效封顶限制,打通校长职级制、高考奖励等发放途径。另一方面,要加强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深入探索,梳理名校集团化办学探索二十多年来的典型经验,形成有效制度,推广应用。比如育才教育集团通过打造集团化办学学校的中心枢纽,凝练、输出艺术教育、校园景观、学科命题、学科评价、月度督导等涵盖办学全流程的18本“育才标准”,加强集团化办学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同时,要强化倾斜项目、经费、政策的落实情况督查考核,出实招求实效,压实共同发展的帮扶职责,保障山区4县获得扎扎实实的帮扶。

二要推动良性竞合促成“雁阵格局”。要注重“头雁示范”带动“群雁齐飞”,助力山区4县形成“雁阵格局”。引导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山区4县。引入头部学校和整体提升力求动态平衡,产生鲶鱼效应,避免虹吸效应,要“背靠大树好乘凉”,避免“大树底下不长草”,形成区(县、市)域普高相互促进的良性竞合生态,带来教育共富的整体提升。

(三)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教育承载力

教育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关联因素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身。政府部门要坚持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进一步明晰职责、有机协同,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教育外部治理方面,一要重视系统谋划全面统筹。要以《杭州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为核心,围绕重点方面,构建相应落地落细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提升教育服务能级。在规划布局方面,要提高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前安排项目建设节奏,避免类似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400天计划工期的紧工期出现;要根据入学峰谷变化,探索学位弹性使用方式,在入园高峰过后,加快凝练“托幼一体化”工作经验,推动实施意见尽早出台,有效利用闲置资源加强托育工作;要根据区域特点,科学设置公办幼儿园、民办托育机构数量,合理设定托位比、入托率等考核指标,探索嵌入式托育服务模式;要加强规划布局的精准性,建立规划刚性实施机制,确保高中学校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经费投入方面,要加强研究把更多经费精准投“人”投“未来”,比如“公参民”学校平稳转公后,秉持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重新评估民办学校的生均教育补助经费比例;要着力优化高校、科创平台的财政科研经费配置管理方式,提升科研投入效能。二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协调家校社政四方关系,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校外机构监管,优化课后服务,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未来学校新样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成长观,营造积极平和育人生态。

在教育内部治理方面,一要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现代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科学的发展观和绩效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二要加强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组织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规则程序;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学校组织文化,确保正确办学方向。三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借鉴“先立后破”的产业演进和经济转轨一般规律,充分把握好政策调整、改革推动的时、度、效,在对人的评价上,持续探索学生中心、强化过程、综合评价的理念,着重优化教学质量、育人成效评价标准和教师考核标准;在对学校的评价上,重点优化学校、区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育内生动力

教育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一流师资,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

一要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结合“双新”等课改方向,顺应科技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趋势,更新理念,提高教师的知识融合、课程融合和课程设计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二要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探索师德文化涵养体系,培养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涵养学生健全人格。三要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教育家型的教师、校长,着重以普高卓越校长队伍建设作为推进高中教育教改深化发展、提升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四要完善教师政策体系。吸引、培养和激励优秀人才,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切实为教师减负,严控“进校园”事项,对进班级的事项逐项审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贴合教育实际。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  作者:  编辑:林海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