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正在球场上奔跑的男孩,就是刘猛。由于先天性角膜炎,不到13岁,他就彻底失去了视力。在昆明市盲校就读期间,刘猛和同伴常常把能踢出声的矿泉水瓶当球踢,没想到竟因此意外开始了他的足球生涯。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盲人足球项目运动员 刘猛:昆明市盲人学校的老师,他说那你们既然那么爱玩,他就带着我们一起。2009年,被云南队的教练看见了,然后他就把我带入云南省队开始踢。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盲人足球项目教练 王桂顺:发现他就整个身体素质比较优异,后面经过训练发现他听力特别敏感。对整个球的感觉、防守位置的感觉特别好,2014年他就入选了国家队。
盲人踢足球与健全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足球、队友以及自身位置的判断完全依靠耳朵来“听”。盲人足球的技巧训练更是艰难的,教练指导的每一个动作,从大腿、小腿到脚背、关节,如何发力、如何控制角度等,刘猛和他的队友们都要靠手去感知,在每一寸摸索中去学习,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需要上千遍的重复,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盲人足球项目运动员 刘猛:因为看不见,没法放开了在球场上奔跑,更何况是抢球。还要去找队友、找球,还要找教练员、引导员的声音。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这个可能是盲人足球最大的难点。
刘猛在队伍中担任中后卫的角色,是防守中的最后一道屏障,他说,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为此,他给自己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训练项目。
从2009年接触盲人足球,到2014年加入国家队,刘猛已身经百战,他和队友们先后参加了奥运会、亚运会、亚洲杯等国际级的比赛。对刘猛来说,足球已经成为他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逐梦绿茵的旅程点亮了他生命的精彩。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盲人足球项目运动员 刘猛:足球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我生活中的一道光,我有教练,我有队友,我还能为国争光。它把我带向了世界,也让我见到了很多不踢球可能我真是一辈子见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