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澎湃的体育激情与不屈的生命意志相遇,“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如此闪耀,无惧挑战的生命之美熠熠生辉。全社会都将从残疾人运动迸发的精神能量中汲取奋进之力。
2022年4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援引了一位视障运动员的话:“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由此,残疾人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残疾人盛事,更是人文盛事。
从2010年举办广州第1届亚残运会,到2023年举办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亚残运会始于中国、再次走进中国,彰显中国为推动亚洲残疾人事业的不懈努力,也让更多人震撼于人类精神之美。
“即便身体有缺憾,绝不让生命留遗憾!”残疾人运动员忍常人所不能忍,在竞技场上书写奥林匹克精神新高度——
里约残奥会、东京残奥会举重金牌获得者谭玉娇说,训练就是从满手水泡练到满手血泡,吃饭筷子拿不稳是常事;东京残奥会4次打破纪录的“无臂飞鱼”郑涛说,口咬毛巾、头撞池壁的动作,每天都要训练无数次;夺得中国在残奥会历史上首枚羽毛球金牌的杨秋霞说,夺冠秘诀就是训练量比同期运动员多上一倍……
观众得到的不仅是酣畅淋漓的观赛体验,更能在心灵的震颤中感受生命的顽强,激发无限勇气——
当穿假肢的“刀锋战士”如闪电般冲向终点,当独臂“神枪手”也能百步穿杨,当盲人骑手与领骑员一同“破风”,当坐着挪动的排球运动员送出一记“扣杀”……这一刻,他们是赛场的主宰者,是命运的“不降人”。
从他们到我们,是体育架起了桥梁。我们即他们,蕴含着生命永恒的真谛。
人生的赛场上,困难不只来自身体。跌倒有时、伤心有时,挫折有时、失意有时,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才会迎来生命的高光。
奋斗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并不太平的当今世界,面对分歧与割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怎么办?人类应该把求索的目光投向彰显团结合作、超越自我的残运会赛场。
先行的征程上,身处“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经济恢复过程中,正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浙江,必须不畏险途、奋力拼搏,用卓越的“赛场表现”,赢取发展的“桂冠”。
“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国家之间如此,不同群体之间亦然。祝福亚残运会运动员在赛场上迸发生命光彩,诠释书写无悔人生。让我们在这又一次的亚洲人民大联欢中,一同期待“心相约,梦闪耀”,一同感受爱同频、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