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杭州亚残运会田径赛事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展开角逐。比赛首日,中国代表团田径运动员发挥出色,获得6金8银6铜。其中,史逸婷、刘利分别在女子200米T36和男子掷棒F32决赛中夺冠,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亚残运会田径赛事面向身体残障、智力残障或视力残障运动员。项目分级由前缀字母T或F加数字的形式组成。杭州亚残运会田径赛事一共将产生153枚金牌,是金牌总数最多的大项。首个比赛日,在摘金夺银之外,各国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超越自我;赛场下,彼此拥抱喝彩,大家用精彩的表现,诠释了体育精神,展示了残疾人顽强、自信、阳光的形象。
轮椅竞速,是亚残运会田径比赛中最紧张激烈的项目之一。有肢体残疾的运动员,用双手驱动轮椅来比拼速度,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30公里。在女子1500米T54决赛中,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运动员周召倩、田雅娟、罗水梅,一路风驰电掣,包揽了该项目的前三名。
“轮椅竞速是身体、技术、体能的多项结合。教练常说,要把轮椅当作自己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控制它。”获得冠军的周召倩从17岁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她现在北京体育大学求学,在大学里她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
没有赢得金牌,同样获得尊重。在女子铅球F12决赛中,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运动员薛恩慧(视障),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薛恩慧有视力残障,她常年在杭州训练生活。戴着眼罩比赛的她,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家乡父老的鼓励,“家门口比赛,有观众支持,也更想拿成绩去回报大家。”薛恩慧说,第一场比赛发挥出了自己的训练水平,后面还有铁饼比赛,会放手一搏。
中国代表团发挥出色的同时,印度、伊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运动员也有上佳表现,首日比赛中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获得了奖牌。
田径赛事所在的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是颁奖仪式最频繁的一个场馆。为了让运动员们享受荣耀时刻,场馆在颁奖台左右两边都增设了坡道,拓展了领奖台的宽度和长度,以便运动员能够舒适地领奖。此前,场馆已对盲道、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卫生间进行了改造更新,并根据运动员的赛时运行流线,增加了临时盲道,便于他们顺利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