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枚金牌我感到非常激动,为祖国争了光,有机会在家门口升起我们的五星红旗。”10月23日,在夺得杭州亚残运会首金后,中国代表团皮划艇运动员谢毛三(肢残)略显哽咽地说道。几分钟之前,她在女子单人皮艇KL1级中收获了冠军。
谢毛三高举金牌
比赛前一天,浙江省残疾人文体中心主任陈志彪遇到了谢毛三,问道:“有没有信心?”谢毛三坚定地说:“有信心,绝对能拿下金牌!”最终,谢毛三如愿夺冠,而这份底气来源于不断拼搏的艰苦付出。
1986年出生的谢毛三,年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2010年,老家安徽宿州的她嫁到了泰顺,成了一名浙江媳妇。来到浙江后,她在一次残联活动中无意中提及热爱运动,随后与皮划艇结缘,这也让她找到了人生新目标。
谢毛三从小就热爱运动,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看到残疾人舞蹈,就特别希望像他们一样在大舞台展示自己,当她有机会练习皮划艇时,便牢牢抓住了这样的机遇,从一名裁缝学徒蜕变成了一名运动员。“体育让我找回了自信。”谢毛三说,因为无法正常行走,小时候有些人看不起她,甚至还不怀好意地学她走路的样子,“我希望以运动员的身份让他们另眼相看。”
由于起步较晚,谢毛三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训练进度。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严重的腰伤就伴随着她整个运动生涯,东京残奥会如此,这次杭州亚残运会亦是如此。“因为马上比赛了,我也不敢和教练说,比赛的时候不去想腰痛就好了。”谢毛三说,“都是一边训练一边治疗,我可以克服。”
谢毛三在比赛中
“说实话,因为腰伤我也想过放弃,那种疼痛感非常严重。”谢毛三说,晚上经常疼得睡不着觉,只能用手托住腰才能翻身。不过,每一次疼痛过后,谢毛三都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不仅是因为要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更是因为坐着皮划艇在水上,让她宛如重生。她坦言,尽管中国现在无障碍健身比较到位,但她无法像健全人那样“来去自由”,依然会觉得不自在。“但是我在水上就感觉很自由,就像是一个健全人一样,让我找到了新生。”
作为一名已经37岁的老将,每天6小时的水上训练和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对她来说并非易事,但谢毛三始终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她说:“人生就是要勇往直前,超越自我,挑战自我。”
由于长期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训练和比赛上,谢毛三把儿子送去了寄宿学校,对此觉得非常亏欠自己的儿子,“我拿自己给他做榜样,鼓励他和我一起努力,他也挺支持我。” 让她感到幸福的是,这次杭州亚残运会,儿子也来到了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见证了母亲的夺冠,“今天终于有机会让家人看到我现场比赛。”
有意思的是,尽管获得了金牌,但谈到自己的发挥时,谢毛三倒有点“凡尔赛”,觉得不够满意,“我还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我还有发展空间,希望在巴黎残奥会上展示出来。”
巧合的是,就在谢毛三圆梦当天,纪录片《水让我重生》正式上映,这部影片讲述了包括她在内的多名残疾运动员朝着奥运梦想奋斗的动人故事。“比赛结束后,我一定去看一下。”谢毛三说,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和她的人生一样,水让她获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