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柔性安检”“交通食宿一路畅通”,杭州亚残运会顺畅的无障碍流线这样打造
发布时间:2023-10-24 15:18:52

杭州亚残运会赛事与场馆运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台举行。潮新闻记者 李翔摄

今天上午,杭州亚残运会赛事与场馆运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台举行。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杨金奎先生,杭州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先生,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新闻发言人陈萍女士,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新闻发言人吴巍峰先生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亚残运会开赛以来的赛事与场馆运行情况。

昨日(10月23日)是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后的首个比赛日,截至22时,共有18个竞赛场馆进行田径、游泳、射击等20个大项的比赛,共产生72枚金牌。累计4次打破世界纪录,7次打破亚洲纪录,34次打破赛会纪录。截至发布会进行时,奖牌榜前三名依次为:中国(金牌31、银牌29、铜牌23,共83)、伊朗(金牌9、银牌9、铜牌6,共24)、乌兹别克斯坦(金牌6、银牌6、铜牌8,共20)。今日(10月24日)共有19个竞赛场馆将进行田径、游泳、射击等21个大项的比赛。

“我参加过多届国内外残疾人体育赛事,杭州亚残运会的19个竞赛场馆是我见过最好的竞赛场馆之一。”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杨金奎先生高度评价了杭州亚残运会开赛以来相关工作。竞赛场馆环境营造舒适,不仅全部安装了无障碍设施,而且在竞赛场馆、亚残运村及分村、大家庭总部饭店等重点场所专门设置了无障碍流线,为各参赛代表团提供了包容性、高质量的无障碍环境。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杨金奎。潮新闻记者 李翔 摄

打造顺畅便利的无障碍流线

本届亚残运会参赛人员中,轮椅使用者接近1100人,在亚残运村、淳安分村和轮椅篮球、田径、游泳、射击、羽毛球等竞赛场馆设置了10个轮椅、假肢维修站点和3辆流动服务车,组织了67名专业维修技师全天候待命,为运动员安心参赛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杭州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潮新闻记者 李翔 摄

杭州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先生介绍杭州亚残运会赛事运行和服务保障情况,打造顺畅便利的无障碍流线。为保障赛事顺畅运行,19个亚残运会竞赛场馆从场馆入口到各个功能区均已实现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每个场馆都配备了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无障碍设施,场馆各处可见路面缓坡等人性化设计和细节。

“我们对残疾人运动员实行‘柔性安检’,特别是对视力、听力、肢体等其他类别、类型的残疾人,分类实施更为‘柔性’、更加便利的安检措施。” 毛根洪先生介绍,场馆进场安检环节规划了专用安检区域和无障碍安检通道,安排手语和外语志愿者现场引导,保障参赛运动员和观众快速、安全、便利进场。残疾人随身携带的必要物品,如轮椅、拐杖、助听器、盲杖等残疾人的辅助器具,以及少量的急救所必需的医用注射器、消毒液、润滑剂及药剂,维修轮椅简易工具等均可带入场馆。”

观赛氛围浓厚热烈 体育展示别出心裁

与亚运会一样,亚残运会期间,各场馆根据承办的项目特点、场馆特征、赛区特色,并结合残疾人特点,设计并展现不一样的体育展示内容。比如轮椅篮球等部分重点展示场馆,比赛现场的中英文播报、音视频、观众互动、DJ表演、啦啦队表演、灯光秀等内容同样精彩,为赛事营造了热烈温情的气氛。

“本届亚残运会轮椅篮球赛场上,赛事方选用了听障人士作为现场啦啦队进行表演,虽然与健全人相比,他们听不到声音,但通过场边工作人员的手势指挥,同样为赛场释放出火热激情。” 杭州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先生表示。

票务销售方面,“智能亚残运一站通”运行稳定,截至昨日,已售出36万余张赛事门票,销售情况良好。

交通食宿“一路畅通” 医疗服务贴心全面

“我们按照‘一航班一方案’原则制定差异化保障方案,顺利完成人员、轮椅等集中抵达服务工作。” 毛根洪先生表示表示,截至23日8时,已完成4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6883人抵达迎接任务。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设置2500米的无障碍盲道、1200米无障碍坡道、258台无障碍电梯。安检区域设置4间临时非公开检查室、2间假肢维修室,配备座椅、助行器等设施设备。

为保障残疾人运动员“一路畅通”,调集无障碍车200辆,完成197辆公交车无障碍改造。亚残运村设置约1100个无障碍床位,此外还设置了陪护床位。医疗服务方面,亚残运村综合门诊部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以及16小时常规门诊医疗服务。针对残疾人运动员,加强心理科门诊力量,配备无障碍救护车,并对视障运动员提供全程陪同的贴心服务。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钟心仪 孙韵 李翔   编辑:方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