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用足用好宝贵成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26 19:08:43

杭州亚残运会不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们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舞台,也是展现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的舞台。10月26日上午,杭州亚残运会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据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王宏伟介绍,办好杭州亚残运会,是“十四五”残疾人事业,特别是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杭州亚残运会的筹办和举办,有力助推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

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展现新面貌。中国高度重视残疾人健康权利保障,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健康中国建设大局,全面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持续开展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残疾人健康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残疾人平等、融合、共享的目标得到更好实现。

五年来,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更稳定保障,71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161.7万、1538.4万残疾人。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近五年每年都有上万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残疾人就业状况稳固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我们将把杭州亚残运会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好发展的有利契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共同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王宏伟表示。

杭州亚残运会是亚洲地区残疾人体育文化交流展示、互鉴融通的一场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杭州亚残运会将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乃至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有助于在体育设施、环境等方面创造更有价值的可持续赛后遗产和赛会资源,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民众受益。”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秘书长勇志军表示。

自2018年接过亚残运会“接力棒”以来,浙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统筹备战和筹办各项工作,推动浙江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交出了优异答卷。

本届亚残运会上,浙江共有69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人数为历史之最,参加田径、游泳、射箭、赛艇、皮划艇、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举重、跆拳道、草地掷球、围棋、盲人门球、盲人足球、坐式排球、轮椅篮球等16个大项的比赛。

截至目前,浙江残疾人运动员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皮划艇运动员谢毛三在女子KL1级200米比赛中夺冠,这不仅是本届亚残运会的首枚金牌,也是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枚皮划艇项目金牌;在浙江的优势项目游泳比赛中,已获得13枚金牌,占了浙江24枚金牌数一半以上;以浙江省运动员为班底的中国残疾人草地掷球队,是我国首支残疾人草地掷球队,目前已取得4枚金牌。

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残联理事长吕林表示,浙江省残联将聚焦“办赛精彩、参赛出彩、事业添彩”,用足用好杭州亚残运会留下的宝贵成果,积极谋划、接续奋斗,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杭州亚残运会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给浙江省和杭州市带来的巨大变化。据了解,杭州市已推动改造提升点位14万个,建设省级无障碍社区121家,同时为1.5万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市区两级共开展了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及各类单项体育比赛、还有健身周、文化周、“康复体育进家庭”等各类赛事和活动1000多场次、参与超过50万人次等。

杭州市残联积极参与家门口的盛会,带领全市残障兄弟姐妹当好东道主,讲好杭州故事。“随着亚残运会的召开,杭州24万名残疾人感受着、体会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改变。残疾人朋友深切感受到:生活更便利、状态更自信、融合感更强了。”杭州市残联理事长杨英英说。

备受瞩目的杭州亚残运会即将落下帷幕。杨英英表示,虽然赛会的时间不长,但留给他们的成果非常宝贵,“下一步我们还将做好三件事,一是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做好亚残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让更多残疾人走进场馆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二是积极举办残疾人体育赛事和活动,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三是加快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爱好者的挖掘和培育,让运动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变得更强、更好、更阳光。”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沈吟 张梦月   编辑:方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