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昨晚彩排 记者 夏阳 摄
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将于10月28日19:30举行,都有哪些看点?
昨天下午,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筹备情况媒体吹风会举行,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总撰稿人吕媛出席介绍闭幕式主题特色、节目创意并答记者问。
沙晓岚透露,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将以“乘梦飞,再相约”为主题,以三个表演章节和三个短片,在礼、韵、情三个关键词中,展现杭州记忆、中国心意和亚洲情谊。
“宋时四雅”搬上舞台
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演出将以“诗画赠别、敬茶拜别、礼乐送别”的华夏礼仪,展现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和浓浓的中国心意。
文人墨客在离别时,总会以诗赠友。亚残运会闭幕式将通过丰富的创意手段,展现诗词之美。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习俗,闭幕式将通过表演,以艺术化的方式,带大家体验茶文化,表达“取最好的水、烹最香的茶、敬最好的朋友”之意。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礼乐,闭幕式将以“中华礼乐”奏响“情谊之声”。整场音乐将以礼乐为基础,以笛、箫、古琴作为领奏乐器,表现浓郁的江南特色。同时,还将以当代性、国际化的音乐表达方式,打造兼具民族性和国际范儿的音乐作品。
在第二章节,插花、挂画、焚香、点茶等“宋时四雅”也将陈列场中,展现宋人的风雅,古琴艺术家还将在现场弹奏仲尼式古琴。
整体视觉上,主创团队从汝窑瓷器和宋代绘画汲取了灵感,将用中国传统的天青色为底色,用现代化的视觉语汇,表现中国文化的气韵。
电影讲解员
为视障朋友讲解火炬熄灭的故事
闭幕式上三个节目的主要演员,都以残障演员为主。整场表演一共有213名残障演员,他们将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场视觉的壮举。
在第三章节,也就是主火炬熄灭环节,将通过电影讲解员为视障朋友讲解亚残运会火炬熄灭的故事的方式,传递深情。
在熄火仪式的故事中,将以实证中华文明的“中华第一舟”为载体,载着听障儿童和健全儿童一起畅游时空,向“桂冠”火炬前行。
沙晓岚说,这将是前所未有的熄火方式,也是亚残运会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
“希望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共享火炬熄灭的荣耀与深情,这也是我们对残健共融最真挚的表达。”沙晓岚表示,这是深情的祝福,希望所有孩子都有梦相伴。
西湖绸伞、金桂花瓣
闭幕式上尽是杭州元素
如果说,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是纵观古今的酣畅,那么,闭幕式就是藉草攀花的欢唱。亚残运会开幕式表现的是一朵金桂的深情,亚残运会闭幕式将赴一场告别的盛宴:以诗画惜别、敬茶拜别、金桂赠别。
诗画惜别,将以一把伞的情缘,铺陈中国式的浪漫。
闭幕式上,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绸伞”作为表演原点,听障女孩执伞相送,激起无数荷花花瓣与水飞旋。地屏的影像将呈现这样一幅画面:西湖碧水之上,绸伞与莲叶在呼吸间幻化。
制伞人也将在现场,把这惜别之景凝成画卷,绘于伞面。届时,百把绸伞将在夜色中被点亮,如金线勾勒这惜别的画卷——梦向天涯须记认,红罗伞下绿罗裙。
敬茶拜别,以茶为礼,再诉离情。
中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习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当时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闭幕式上,听障舞者和健全舞者将共同演绎茶风之舞。
在节目尾声,演员将集体吟诵唐朝诗人陆龟蒙诗作《别离》中的片段,尽诉慷慨离别。
当然,闭幕式上,金桂花瓣将再次漫天飘飞于“大莲花”,惜别各国运动员。